第一百二十一章 流民

类别:其他 作者:jingY8字数:3132更新时间:22/07/10 10:56:02
柳心赶到通州休息一晚,再往南行,就逐渐看见了路两旁大片的田地已经开始春种了。

看到有新翻的地块儿,柳心就上前问问老百姓:在种什么庄稼,产量如何,玉米和番薯有没有推广开?

顺天府这面的情况还可以,毕竟离京城近,而且通州玉米已经铺开,这稍远点儿的县,也都种上了玉米,不过番薯还是没传到这儿。

过了顺天府,从保定府开始,越往南走村庄越破败,老百姓穿的越破烂。

道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衣不蔽体的人,有的孩子面黄肌瘦,一看见大队车马,楞楞地怵在那里不知所措。

柳心不忍,让随从拿些米粮出来,接济一下这些穷苦人。

这样走走停停,过了半个多月就到了顺德府。

刚一到顺德府的边儿,柳心一行人就觉得不对劲了。

这里不但地没翻动,人烟也稀少,有时一个村落一个人也看不到。

徐老夫人去年从河南来的时候走的是水路,也不知道这面的情况,大家都提高警惕沿途不敢耽搁,想赶紧找个人多的地方问问情况。

傍晚,柳心她们就近找个小村落,看情况这个小村不久前还有人活动,有的锅灶还有热乎劲儿,可看不到人。

天有些晚了,众人决定将就休息一下,看明天能不能找到人。

结果天刚一放亮,塔木几个在外面守卫的人,发出警报,让大家赶紧拿起家伙。

柳心和徐老夫人出门一看,这房子被黑压压的人群包围了。

看见柳心她们出来,这些人中有的老人马上跪下哀求,要柳心施舍些钱米;有的妇孺也在旁边啼哭,怯生生地看着塔木他们手里的武器;还有的青壮汉子看起来面目不善地看着马车上的东西,手里拿着棍棒上下抖动,在衡量着柳心等人的实力,弄不好就要动**。

柳心和徐老夫人这次回来把塔木他们的人手,除了京城留下十几个,剩下的都带回来了,再加上回来的几个秦家侍卫,一共一百多人。

塔木他们都是好手,手里拿着兵器,也不是别人轻易敢招惹的,此时正严阵以待。

双方气氛空前紧张。

柳心和徐老夫人来的时候,这路上还算太平,想不到在这儿发生了突然情况。柳心看看周围,大概有一千多号人,大人身上背着个小包裹,孩子们赤着脚眼神迷茫,一些妇人还在看着锅碗和杂物,这一看倒不像是匪类,而是逃难的老百姓。

塔木他们要动手,柳心摆摆手,把克鲁给的匕首拿出来,往前走了两步,冲着众人大声喊道:“我是山东登州的柳心,从这儿路过,要回去推广番薯种植,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挡住去路?”

人群中一阵骚动,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颤巍巍地来到中间,颤声问道:“你,你真是,真是活菩萨柳心?”

柳心笑道:“我不是什么活菩萨,只是在山东种出了玉米和番薯,能让人填饱肚子!”

“她就是柳心!”

“柳淑人!”

“活菩萨柳心!”

人群一阵嚷嚷,不少人就跪了下来,带头的老头冲柳心磕头,嘴里不停地说:“柳淑人,大慈大悲的活菩萨,可救救我们的命吧!我们正要往山东赶,想到登洲找条活路,没想到真的在这儿碰上您,真是菩萨保佑,您可一定要救命啊!”

“怎么没事?”柳心和徐老夫人对视一眼,徐老夫人也走上前,俩人把老者扶起来,让到门口坐下来问问情况。

老者自称李长山,说他们都是河南府境内的老百姓,是被李自成、高迎祥他们给逼出来的。

原来去年李自成率余部东渡黄河,在山西投奔了他的舅父”闯王”高迎祥,自称”闯将”。大将曹文诏率千余关宁军击败山西境内的农民军,下半年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逃到河南,不料被曹文诏、左良玉等多路明军包围。李自成他们要突围,就窜到河南的边境,把河南府和北直隶相邻的这一带占领了,投降的老百姓直接加入了农民军,没投降的就赶紧收拾包裹逃命,这群人就是一夜之间被农民军占领家园,没有生路逃出来的。

他们听说山东富裕,能填饱肚子,就要往山东逃,可他们带的粮食已经吃完,正一路乞讨,现在已经山穷水尽了。

这几天正打算着是不是要回去投靠农民军,要不就死路一条,没想到在这儿碰到柳心了。

听完李长山的话,柳心和徐老夫人一商量,既然这一千多人是老百姓,咱们碰上了就不能不管。现在河南有点乱,也不知开封什么情况,徐老夫人当机立断,和柳心他们赶往山东,等知道确切消息开封安定了,再返回河南。

现在这一千多号人,柳心她们随身带的粮食也不是太多。

不过河南的边境就是山东,虽然离登州尚远,但柳心知道,只要到了山东境内,打出柳淑人的名号,沿途多少给些面子儿救济些粮食,这些人就能撑到登州。

于是柳心让李长山把这一千多人中领头的几个招乎进来,告诉他们,这一千多号人可以和柳心一起返回山东,大家都能填饱肚子,等河南府什么时候安顿下来,再给他们带些种子,返回河南耕种。

众人是千恩万谢,领头的回去安顿众人,柳心让秦家侍卫和塔木几个人拿着自己的诰命文书骑快马向山东沿路官衙求助,实在不行,到济南府找吴维城和戚兴国,先借些粮食回来救济,自己和徐老夫人带着大队人马也往山东那边赶。

柳心盘算下目前粮食不足五千斤,一千多号人,人均也就四斤,要想撑到救济粮,现在只能喝粥。

李长山几人安顿好一千多号人,又返回到柳心这儿报道,柳心把情况和大家一说,这些人不但没不高兴,简直觉得是意外之喜,他们已经好几天喝不上粥了。

柳心把粮食按十天的准备,每天拿出四百多斤,让李长山几个人负责安排人熬粥。

大队人马开始缓缓地往东走。看着粮食越来越少,柳心心焦,天天盼着塔木的消息,差不多是望眼欲穿。好在到了第七天,塔木快马奔到了大队人马的前面,隔老远就大喊:“淑人,借到粮食了,明天就能运到!”

人群中一阵欢呼,这下大家紧绷的心都放下了。

塔木和柳心禀报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塔木他们几个快马加鞭直接赶到运河,换马坐船。从泰安渡口下的船,就直奔泰安县衙,赶巧李晚坤正在县衙。

前年李老爷和李晚坤从江南来路过泰安,收到泰安各界热烈欢迎,之后就进行了商业合作,现在李家在泰安已经是个大商贾,李晚坤不时地到泰安坐镇,成为了泰安县衙的座上宾。

塔木几人都柳心的诰命文书一拿,说柳淑人带着一千多流民要赶往登州,想借点粮食应急。李晚坤在一旁当即就拍板,我李家的姑奶奶回来了,我李家马上筹集三万斤应急。泰安知县也立马拍胸脯从县衙储备粮拿出一部分给柳心。

李晚坤用了一天时间筹集粮食,塔木带着押粮车往回赶,过了运河,塔木才让其余几人在后面护卫粮车,他一人回来报信。

果然第二天李晚坤的粮队到了,这下一千多号流民终于吃到了久违的米饭,大家痛哭流涕,知道自己的命保住了,给柳心磕头不已。

柳心让大家打起精神,抓紧赶路,争取早日到山东。

不用柳心说,吃了饭就有了精神,人人都急红了眼想早一日安定下来,这行路就快了。

两天后,众人进入山东境内。

沿路的人看到一千多人黑压压来了,都很恐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柳心打出名号,说登州柳淑人回来了,这是柳心带回来的人,这下大家不是惊慌而惊喜了。

很快沿途中都知道柳心回来的事儿,沿路的官绅都来拜访,自然也给带来了口粮,到了泰安,离县城还有二十里,泰安知县已经带着全城乡绅商贾在等候了,县衙拿出粮食给流民造饭,把柳心和徐老夫人一行迎到县衙。

徐老夫人着急打探了下河南的情况,县衙这倒是真有最新消息,目前开封府并没有受到叛军的骚扰,现在还是安全的,叛军已经被逼到河南府的一角,朝廷大军已经把他们团团围住,估计一年半载就能平叛。

柳心和徐老夫人闻言大喜,徐老夫人决定就此返回开封。

李晚坤和泰安的官绅看见一千多人中的老弱妇孺不少,登州离此尚远,就主动要收留一部分在泰安安置,等河南平叛就让他们返乡。

这样,塔木他们护送徐老夫人转道赶往河南,泰安又留下了二百多人就地安置。

柳心带着剩下的人继续往登州赶,沿途受到了各地的夹道欢迎,不但供应粮食还帮助安置流民,等最后到了登州城外,柳心的大队伍仅仅剩下了三百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