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举

类别:其他 作者:jingY8字数:2266更新时间:22/07/10 10:56:22
木川木周这次是和秦家几个学生以及李厚德父子一起从江南回来的,大家都要参加今年的乡试。

到了登州这边,李厚德几个直接回了莱阳,木川和木周赶到府城。

李厚德上次乡试就中了副榜,这次中举希望最大。

不过木川等五个人是王崇的门生,王崇去年到南京任职,离木川他们的松山学院并不是很远,南京的官和京城的不一样,京城是天子脚下,官员都很忙碌,而南京的虽然六部俱全,但总有一些让人养老的意思。

王崇到了南京,除了推广番薯,就是把木川他们叫过去亲自教导,这一年,五个人进步神速,中举也是有希望的,所以六个人一商量就结伴回来参加乡试了。

几天后,李厚德、李金元、秦昌明、秦明文结伴来到登州,和木川木周一起复习备考。

明远这次回来打算在家里多待一段,等木川几人过了乡试再走。

明远的学籍挂在京城国子监,后来进了宫也没消去。

现在看见大家都要考试,明远的心思也活泛起来,想着京城的乡试就在年底,等木川他们考完,自己返回京城也可以下场去试试。

国子监的监生可以越过县试府试那些基本环节,直接参加乡试。

明远的知识很杂,既有八股的沿袭,还有跟徐光启学习的农业、军事、机械、数学、天文学等方面知识,进了宫又跟着太子学治国理政的一些学问,虽然在诗经要义上可能有些吃亏,可在策论时政方面又是很有优势。

明远动了心思,也加入到学**军,跟着大家研读讲义,探讨学问。

这七个人的学习,效果出奇的好,明远的见识理解,其他六个人是拍马也追不上,而木川他们拿出王崇的批改文章,明远也渐渐掌握了科考的门径。

这是秦家人第一次参加科举,秦家上下给予了高度关注,秦坤元和秦家族学的几位先生,特意带着这三年族学里新鲜出炉的六位秀才和五个童生到登州来拜会木川几个人,并从族学的收益中拿出六百两,给每人一百两当做考试的盘缠,连李家父子也没落下。毕竟李金元当年也是族学的学生,而且李厚德还在族学当过先生,李家和秦家的关系无比亲厚,秦家也没有把他们当外人。

因为八月的乡试安排在济南府,到了七月,木川他们六个人就开始打点行囊。

这次出行秦富要求亲自带队,护送六人到济南府。

七月初九,秦富带着六人启程,正好秦兴国也要返回济南府,正好有一对戚家军随行,众人路上的安全也有了保证。

明远已经决定参加京城十二月的乡试,等木川他们去科考,柳心千不舍万不舍得也把明远送走了。

转眼进入九月,登州府城的考试已经结束了快一个月,柳心这几天正在家里盘算着孩子们什么时候能回来。

谁知一大早,家里的大门就被叩开,济南报信的人回来了,一进门就高呼;“喜报喜报,中举了,中举了!”

原来木川等六个人到济南,就住在了戚兴国的总兵府,秦富代表柳心到巡抚衙门去了一趟,孩子们考试都安排在了好号,再没有出现当年考秀才时,木川吐得一塌糊涂的事发生。

新任的省督学大人看在戚兴国和柳心的面子,在阅卷时对几人也高看一眼,没有刻意压低名次。

五天前,乡试榜单出来,秦木川位列正榜第三名,李厚德位列正榜第五名,秦明文位列正榜第三十七名,秦昌明位列正榜最后一名,这四个人都中了举。而李金元位列副榜第二名,秦木周位列副榜第六名,虽然两人没中举有些遗憾,但毕竟得到了南京国子监入学的资格,也是一桩喜事。

榜文一出来,秦富就打发人快马回登州报喜,而他带着几个人随后返回,直接回秦家岗祭祖。

柳心这边接到喜报,那边下人们就在秦宅门口放了鞭炮,府城都知道秦家有人中了举,纷纷到秦家祝贺。

不得已,柳心和府城的秦家众人摆了两天流水席,然后才带着众人返回秦家岗,等着秦富他们回来。

秦家岗现在已经变成了几千人的集镇,不过这几千人大部分是投献到秦家的佃仆,或者是秦家收拢的流民,真正的秦家子弟并不多。

秦家除了族学里还有些年龄小的孩子,其余的有外出求学的,有在各处经营生意的,有在各地杂学院的,特别是这一年多,秦家又有了几十个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八品九品官。

虽然秦家岗外人居多,不过却没有出现奴大欺主的情况,秦家岗还是秦家的,这里人人都以秦家人自居。

这次秦家子弟中了举,最先高兴起来的确是这些外人,柳心她们刚把消息带回来,整个秦家岗不论大姑娘小媳妇都觉得与有荣焉,家家户户披红挂绿,仿佛自己家有了大喜事。

没用秦家动员,三年前给五个秀才建牌坊的那伙人,已经开始动手,要建几个举人牌坊,立在秀才牌坊前面。

等秦富领着木川他们回来时,秦家岗柳心家门前,已经变成一条小牌坊街。

几个举人回来,秦坤元和秦富组织全族大庆,秦家进行了一次盛大的祭祖仪式。

因为有了这几个举人支撑,秦坤元和秦富联合对外宣称,秦家从此后改换门庭,是书香门第,官宦之家。

不提秦家岗如何欢腾雀跃,木川四个人一合计,决定要上京参加来年三月的春闱。

除了李厚德年龄大,木川他们三个不过十几岁,现在就去考试,实际有点吃亏。如果走仕途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再等三年,说不上还能取得点好成绩,到派官的时候也能有个好的履历。

可木川几人压根没有那么多思量,名次什么的,甚至以后当不当官,都没有什么想法。他们只想试一试,因为知道明远年底也要参加乡试,说不上来年还能和他们一起下场,大家也想有同科下场的机缘。

柳心对于木川他们的决定也很支持,大明朝这个情况,三年时间实在太长,还是趁早比较好。不管能不能考上,总得去试一把,既适应一下考试的氛围,又到京城见识一下。

柳心这次也决定随孩子们一起进京,到京城给他们助助阵,顺便要和皇后、太子盘盘生意,还要看看晚春。

九月底,柳心带着明珠,领着四个新出炉的举人,再次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