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釜底抽薪
类别:
其他
作者:
jingY8字数:2132更新时间:22/07/10 10:56:24
京城贡院的灯光亮了大半宿,姜逢元揉了揉太阳穴,对面前几个同考官说:“名次都排完了?”
“姜大人,一共选出三百名,他们都是第一场答题颇有风骨的佼佼者!”一位同考官躬身答道。
“这次会试,朝廷很是重视,太子殿下那日把我叫去,似乎有所指,你们这次选士不可马虎,三百名外若还有才名显赫的,也要取上来。若是再出现前几年江南才子拒考的事情,我们就是罪人了!”姜逢元很是无奈地说。
上个月,皇上把他选为东宫侍班首席讲读官,做太子的老师,这是文臣值得吹嘘半辈子的事儿。要是太子登了基,那自己的地位更是得直线般上升,到时什么天下文宗都可能纳入囊中,姜逢元心里激动得发誓要好好教导太子。
可太子在宫中明显的对自己不满,而且那日把自己叫到东宫,简直是愤怒。姜逢元摸不清是什么缘故,他一直认为自己没有犯什么错,可难道太子是没缘由的耍小孩子脾气,仿佛也不像。
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矛盾着,即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又想和皇上和太子拉近关系。
这次出题是他和十八个同考官一起研究的,第一场他本来出的是《尚书》中的完整论段,可几位同考官认为篇幅太长,就选择了前面几句,姜逢元知道他们的意思,想为东林党挽回颜面,因为这两年东林党被皇上出手打击了几回,有些伤了元气,只能趁着科举选些人进来,姜逢元也是东林党,他自然不能驳了面子,就睁只眼闭只眼同意了。
“姜大人,这次考生中还真没有名声太显赫的,京里的几次诗会没有太出彩的!”领头的同考官接着说。
“好吧,那就糊名吧,明早上把榜单发出去!”姜逢元点点头让那些同考官去录名。
“圣旨到!”一声高呼,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
姜逢元拿着誊好的榜单正要回内室休息,听见这一嗓子,手一抖,差点把榜单掉在地上。
转过头一看,贡院正堂挤进来二十多人,前面竟然是各个衙门的侍郎,后面还跟着翰林院和太子詹事府的人。
“姜逢元接旨!”
“臣接旨!”姜逢元直接跪在地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国举才乃国家大事,礼部一力承担恐有失偏颇,今令兵部左侍郎王洽,刑部左侍郎张延展、工部左侍郎……”
姜逢元已经听不下去都来了些什么人,他只知道圣旨最后说让这些人会同礼部一起为国家选才。
自己这些人已经搞了几个晚上,榜单都出来了,现在让他们掺和进来一起选,那自己这些人还有什么用,简直就是釜底抽薪,信不过礼部了。
不管姜逢元和十八位同考官怎么想,圣旨读完,以王洽为首的诸位新考评官已经在正堂上入了座,让校书递过考卷,一个个审核起来。
这些人没有礼部看得那么认真,不过都是重点看了第一场,只要第一场不过关的就直接甩了出去,这样数量就下了一大半,等到卯时就把几千份试卷看了个遍儿。
王洽看了看众人,沉声说:“各位都辛苦了,皇上的旨意我们要认真领会,现在按照各位的圈阅情况,排出前三百誊名吧!”
“我等身负皇恩,自当尽力为国举才!”
这些人虽然熬得通宵,但一个个精神抖擞,辰时三刻又一份榜单出炉。
“这,你们,这简直,岂有此理!”姜逢元拿着新榜单一看,顿时气的语无伦次,这新榜单和礼部的榜单根本没有重合的。
“姜大人,你看丙房二十三号这文章可能取中?”王洽递给姜逢元一份卷子。
“这,这文章也算通顺,可取!”姜逢元看罢点了点头,他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假话。
“姜大人,你看甲房五号这文章可好?”王洽接着又拿出份卷子发问。
“勉强入眼!”
姜逢元捏着鼻子认了,然后狠狠瞪了一眼旁边的同考官,心说你们做得也太过了,现在王洽就在啪啪打自己的脸,礼部这边落选的卷子,被人家录取上了,反过来还让自己表态,实在是很煎熬的事儿。
“王大人,你看丙房四号文章如何?”姜逢元旁边的同考官也用上了王洽这招。
“我没看出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策论言之无物!”王洽可没客气,草草看了一眼就淡淡地给否了。
“你,这明明是好文章,你们粗俗!”同考官急了,心说轮到你们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我是二甲进士出身,可能学问真是不如几位大人,要不让邢部张大人看看?”王洽也没动怒,而是把试卷递给刑部左侍郎张延展。
“这文章,我看也是平平,我也是二甲进士出身,还真不是状元及第,比不上诸位!”张延展也是脸色臭臭地回应着。
“你们,你们!”姜逢元气的直扶胸口。
两边又争执了一会儿,就到了早朝的时间。
四十来人吵吵闹闹上了大殿,崇祯看着下面两派像斗鸡一样争了半天,缓缓开口:“既然争议颇大,就交给首辅抉择吧!”
在大殿旁边的议政厅,首辅温体仁把两份榜单拿出对比一下,发现真的没有重合的,心理一阵苦笑,这是皇上要和东林党唱对台戏,自己虽然不是东林党的骨干,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头都不好得罪,要不这首辅也当不下去。
温体仁让人把两个单子上的六百份试卷都拿到议政厅,把几位内阁大臣找来,几个人共同把六百份试卷重新审阅一遍,最后几个人心领神会的在两个榜单上各取一百五十名,重新誊了名。
新出炉的榜单,姜逢元和王洽双方都表示可以接受。
皇上在御书房听到王承恩禀报,也是叹了口气:“朝堂积弊已久,我还是得忍这口气,也难为温体仁了,就说我同意了!”
午时,贡院外面贴出榜单。
秦明远位列第五名,李厚德位列第三十八名,秦木川位列第二百七十八名。秦明文和秦昌明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