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李圭拒任赵矜忧,八剌跋扈麻斯愁(上)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文衍字数:3270更新时间:22/07/10 22:50:35
话说赵矜安排妥北疆事务,率众南返。炎汉如今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四大都督府俱全,堪称四大方面军,分别保卫一方。赵矜直辖的虎贲、缇骑,加上驻京诸将率领的京营人马,堪称中央野战军,是为战略机动力量。
这次抵御喀山诸领联军并且乘胜北征,仅仅出动了五千虎贲、缇骑。兵不在多,在于运用。也是多亏了喀山鞑靼人、楚瓦什人加入,事半功倍。
炎汉为攻打罗斯托夫谋划了许久,时间预定在今年八月伏顿运河开凿完毕之时。为了保证攻打罗斯托夫有充足的兵力和粮草,北征之战才没有调动太多部队。除了五千虎贲、缇骑以外,因莫斯科意想不到地出兵梁赞,炎汉大司马李荼另率五千京营人马到萨州坐镇,以备万一。
现在北征完毕,镇北都督府建立,赵矜调旷州镇抚使李圭为镇北都督。这是重用之意。不料李圭来到明州见驾,却推辞不去!
原来,李圭听使者说明了北征的情况,听到平定北疆多亏鞑靼人出力,而且镇北都督府将有很多本地鞑靼士兵,平时要负责保卫包括鞑靼人在内的北疆各族人民——李圭心里便很不乐意了。因李圭是党项人,身负深仇大恨,全家死在蒙古人手里,祖上的故国西夏被蒙古所灭。党项人是西夏的主导民族,蒙古灭西夏时手段极其残酷,到了元朝以后,党项人的部族已经荡然无存,成为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许许多多民族之一。
李圭拒绝担任镇北都督,赵矜事先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不禁愕然。不想做总不能按着他的头让他做,怎么办呢?镇北都督的人选是赵矜想了好久好不容量才确定的,除了李圭以外还有什么人能够担任?
赵矜一时深为忧虑,对李荼叹道:“汉高祖的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现在我也有同样的烦恼。谁有足够的能力和资历,能够为我守北疆呢?”
李荼想了想,建议道:“可令鹿裔镇北,李圭镇西。”
赵矜一听,这也是个办法。点点头:“看来只有这样了。”于是任命李圭为镇西都督,鹿裔改为镇北都督。镇西比镇北重要,鹿裔从镇西改为镇北有些降低身份之嫌。不过鹿裔忠心耿耿,并不计较,立即动身前往镇北都督府赴任。李圭方才谢恩,往镇西都督府赴任。
镇北都督府的兵力由鹿裔所部两千多人马、朝廷派来到镇北都督府的两千多人马,从鞑靼人中挑选的约四千人马,楚瓦什人等本地民族中挑选的约三千人马构成,总计约一万二千人。当地人民仅剩九万余人,将从伏西地区大量移民过来,重新开发这片肥沃的土地。为了协助鹿裔镇北,赵矜以萧若璎的部将陶意辛作为保州镇抚使,并调裨将军托伯负责戍守伏尔加河上游西岸的三十座连线堡垒、裨将军锡卜尔滔负责戍守上游东岸的要塞。
李荼带到镇西都督府的五千京营人马就地转为戍军,李圭亦带来了自己所部的两千人马。加上其它方面补足,镇西都督府的总兵力达到一万六千人。
李圭拒任都督之事,反映了炎汉国内亦有民★族矛盾存在。赵矜深知以炎汉的艰难处境,各民族若不团结即有亡国危险,因此自从开国以来就努力做工作,化解民★族矛盾。凭着赵矜的威望,多数将士对大王奉若神明,心悦诚服听从。这个时代的人民可不像后世的人民想法那么复杂,他们很少有什么思想,大王说什么就听什么,只要能吃得饱饭,日子过得去就好了。只有没有人鼓动,一般的人民只对与自己生存切身相关的事情感兴趣。
当然,如果有人鼓动,情况就不一样了。针对宗教差别、民族差别、阶级差别的鼓动,是古往今来许多内乱的根源所在。赵矜站在统治者的立场,自然希望本国不要有内乱,外国多些内乱才好。
因此赵矜在回到京师之后,特意写信给李圭,再三安抚,表示能够理解他的想法,只望他为国家着想,抛开门户之见。李圭亦上书谢罪,表示自己会忠于职守,做好镇西都督府的事情。这一场意外的风波方告停息。
在这次北征的途中,苎玉贞、苎玉香一直陪伴赵矜。苎玉香不懂戎机,帮不了忙。不过能娶到令自己一见钟情的女孩子已使赵矜十分快乐,一路上情绪高涨,对于明智地作出各种抉择不无益处。苎玉贞对炎汉国内与周边各国的情况尚须熟悉,这一路也没能发挥太大作用。反而是阔阔甘、李宝昭想出了两条关键计策。不过,通过与苎玉贞的一路交谈,赵矜已很确信她会成为得力的贤内助。于是回到京城以后,正式册立苎玉贞为贤妃,苎玉香为淑妃。
说起中土王朝的后宫制度,《尚书?礼记》中记载的周朝制度为:“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唐宋两朝时皆以“贵、淑、德、贤”四妃为仅次于皇后的正一品妃子,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地位等同于九卿,其中“三昭”等同于上三卿,从一品;“三修”与“三充”等同于下六卿,正二品。妃嫔之中地位最低的是八十一御妻:“穆光、茂德、贞懿、曜光、贞凝、光范、令仪、内范、穆闺、婉德、明婉、艳婉、妙范、晖章、敬茂、静肃、琼章、穆华、慎仪、妙仪、明懿、崇明、丽则、婉仪、彭媛、修闲、修静、弘慎、艳光、漪容、徽淑、秀仪、芳婉、贞慎、明艳、贞穆、修范、肃容、茂仪、英淑、弘艳、正信、凝婉、英范、怀顺、修媛、良则、瑶章、训成、润仪、宁训、淑懿、柔则、穆仪、修礼、昭慎、贞媛、肃闺、敬顺、柔华、昭顺、敬宁、明训、弘仪、崇敬、修敬、承闲、昭容、丽仪、闲华、思柔、媛光、怀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艳华、徽娥、肃仪、妙则”,皆等同于正四品。此外还有从从四品直到从九品的各级宫廷女官,即是高等宫女,负责管理各种宫廷事务。
炎汉这边没有那么多排场讲究。大王的正式老婆一概称妃,没有高低之分。从宫女之中挑选能干的管事者,作为宫廷女官,称嫔。
虽然诸妃没有高低之分,但在传统观念上,“贵、淑、德、贤”仍然与众不同。由于宋代满口“仁义道德”,特别强调“德”字,赵矜为了纠偏,特意去除“德”字的崇高地位,当初册立蕙娘为惠妃,实际上便取代了德妃之号。
为什么要纠偏呢?就像近代以来,中国因为保守陈旧的传统而吃尽苦头,中国的革命家遂大力反传统。不管好坏,只要是传统都反。这看起来很鲁莽,但就像“重病须用猛药”之理,哪怕纠偏过度,不下大力气纠偏是不行的。
“德”不是不好,但是有宋一代的“德”实在是太泛滥了,因此炎汉要纠之。“仁义道德”的泛滥造成了斗志与血性的泯灭,文人的过度得势造成了武者的地位不保,无怪乎有后人写道:“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遍地夸仁义”,结果是“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炎汉处于欧亚交界,周围大敌环伺,不振武无法立国,没有一种强横拼杀的斗志无法图存。因此“仁义道德”在炎汉是被要求慎用、少用的,由上到下贯彻。就连妃号,也取消了“德妃”之称。
那么便是“贵、淑、惠、贤”为尊,排名不分先后。如今三个已有,贵妃缺。这个空缺,明显是为一个人留的……
其余“怀、丽、慕、雅”诸妃,名号很杂,看起来就是闲闲的角色,各安本分,没有什么斗争。不过也不一定……
像慕妃朝慕依拉,内心中有一个天然的大敌,那就是拜占庭公主苏妃娅。只是这大敌目前还没有嫁过来,暂时还不用展开斗争。朝慕依拉在心中为这一场未来的战争做足准备。她想要保持大王对自己的依恋,便故意不即不离。平时赵矜若没有想到她,她绝不会主动缠上去勾引赵矜。这是为了保持大王对自己的新鲜感。别过早地太过亲密了,到时苏妃娅一来,对大王来说已经没有新鲜感的自己就会被搁在一边,完全没有了反击的能力!由于她刻意保留,赵矜直到现在,都只知道这位爱妃在初夜便很会行房,是个善以用身体魅惑人的天生尤物,却不知道她还有更厉害的呢!朝慕依拉实际上是压制着自己内心的热情和**,与大王保持适当距离,等待着未来大敌的来临……那才是殊死搏斗!
此时还在海角天边的那位大敌,说起来颇有些可怜了。她丝毫不知情。她心中的嫁人愿望越来越强烈,可是她的哥哥拼命拖延着她的婚期。在欧洲别的国家,大小姐们年纪轻轻便会到处寻找情人,学习各种取悦将来丈夫的技巧。如果谁到结婚时还是处女,那才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苏妃娅呢,身为基督教东正教派前任大牧首的女儿、现任大牧首的妹妹,如此身份,使得她自小受到极严厉的管束,就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看来,将来恐怕只能很可耻地嫁出去了……那时候,能是准备充足的敌人的对手吗?
(待续本回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