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劳: 以静制动,用精取糟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孙武字数:2648更新时间:22/07/13 14:49:19
本计策的宗旨在于不断地让敌方奔劳,以达到疲惫敌方的目的。“以逸待劳”是三十六计中最为悠闲的一计,但这种休息不是懒的表现,而是为了更好地攻击,所以以逸待劳也是很多军事家的制胜法宝,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直接体现。

“以逸待劳”成就了很多的防守名将,这些名将的故事告诉我们:“以逸待劳”可用于积极防御困敌,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方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样一来,不直接进攻,也一样可以取胜。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应用造势的方法使敌人陷入困窘之地,而不是诉诸直接的战斗;损毁消耗刚强的敌方,壮大柔弱的我方。

“以逸待劳”这一计指的是采用人为手段调动敌人的方法。兵书上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意思是:凡是在战地待敌到来的,就安逸而有精力;而后来赶到仓促应战的则必然疲劳。所以说,凡是善于作战的人,都是能够调动敌人却不为敌人所调动。兵书上说的只是单纯的战场上的劳逸形势,而广义的“以逸待劳”不仅仅是选好地形等待敌人,还包括要以不变应万变,抓住中心,控制好周围的局势。

1369年春,明征虏副将军常遇春患暴疾而亡,明太祖非常悲痛,让自己的外甥李文忠代替了他的位置,并且命李文忠发兵攻打庆阳。李文忠到达庆阳的时候,听到探子回报:元将脱列伯围攻大同,大同危在旦夕。李文忠思索之后对诸将士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现在大同被围攻,我们应该马上去救援。否则如果我们先攻打庆阳,脱列伯就会拿下大同。”于是,李文忠率领军队赶赴大同。

李文忠军队走到一个叫马邑的地方的时候,与元平章刘帖木率领的数千人相遇。双方展开激战,元军大败,刘帖木被活捉。李文忠率领明军走到白杨门,在那里安营扎寨。当晚天降大雪,将山上变成一片雪白。

李文忠扎营之后非常小心,他带着几个随从到白杨门附近巡视,发现雪地上好像有人的踪迹。他立刻回营,下令大军即刻拔营前进了五里地,然后再安营扎寨。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勘察过,雪地上有人走过的痕迹,估计最开始扎寨的地方是元兵伏击的地方,很危险。现在在这里还好些,不过我们还是不能放松警惕,元军非常狡猾。”当夜脱列伯的军队果然来偷袭,却被李文忠打退。第二天天刚破晓,李文忠就派两营的战士去攻打元军,杀了很久都未分胜负。有人劝李文忠发兵去救援,他却没有这么做,而是继续等。几个时辰后,元兵累得疲惫不堪,李文忠趁此时机率领两路大军对元兵左右夹击。突然被夹攻的元兵惊慌失措,阵脚大乱。

元兵首领脱列伯见势不妙,打算骑马逃跑,李文忠看见了,上前一枪刺在他的马背上。脱列伯被受惊的马抛下马背,被李文忠活捉。见己方首领被捉,元兵纷纷请降,李文忠大胜。李文忠之所以可以取得胜利是因为先派小股部队把元军搞得疲惫不堪,让大股部队乘机休息,等到元军疲惫的时候,再让大股人马出去将其歼灭。

“以逸待劳”通常指两军打仗时敌我双方的状态。在交战中一定要分清,哪方是逸,哪方是劳,不然的话会吃大亏。

北宋初年,宋大将曹彬率兵收复幽州、蓟州等地,又往涿州的方向前进。涿州的契丹大将耶律休哥手中兵马不多,不敢和宋军的大队兵马交锋,只派出一部分人截击宋军的粮草。契丹萧太后接到耶律休哥的消息后,亲自率兵到涿州增援。耶律休哥知道太后来增援,一下子有了作战的底气,他在涿州采用佯攻的办法消耗宋军的实力。宋军迎战的时候,契丹军队立刻假装被打退;等宋军开伙做饭的时候,契丹大军又过来骚扰;晚上宋军睡觉的时候,他们又在外面击鼓呐喊,等到宋军迷迷糊糊起来迎战,却发现外面一个人也没有。这样反复几天,契丹人把宋军弄得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精神极度不好,根本无心迎战。正在这时,耶律休哥听说萧太后的救援部队已经到达了涿州,当然宋军也听说了。曹彬和其他人商量说:“现在的情况不好,我看不如我们退兵,调整几天,时机适当了再出击契丹。”其他将领也表示同意,认为现在的宋军不足以和契丹兵马对抗。于是曹彬下令退兵。没想到这一退兵,宋军慌乱不已,都觉得大势已去,很多士兵开始溃逃。耶律休哥乘胜追击。疲惫的宋军根本没法和强壮的契丹兵马相抗,只能继续后退。退到沙河的时候,看到追击的兵马还远,曹彬下令生火做饭。没想到宋军刚要吃饭契丹兵马就追来了,宋军只好扔下饭碗,慌忙渡河逃跑。这一仗,契丹军队获得大胜。本来耶律休哥兵马少,是处于劣势的,但是他们用骚扰的战术折腾得宋军疲惫不堪,之后又主动进攻取得胜利。这就是兵法中说的“逸能劳之,乘劳可攻”。此仗不可谓不漂亮,通过少数精锐来消耗敌方全部主力的体力,与游击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再等到援军到达后,全力进攻。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命周亚夫率军迎击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叛军。周亚夫清楚,敌人兵力强大,硬碰硬不是办法,便在河防聚兵,不去应战,过段日子等敌人的锐气衰落了再做打算。

此时,叛军正在猛烈进攻梁国,梁国情况危急。梁王非常着急,多次派人向周亚夫求援,都被周亚夫拒绝。梁王为此非常生气,上书汉景帝说周亚夫见死不救。汉景帝和梁王是兄弟,碍于兄弟之间的情分,便命令周亚夫速速去救梁国。

周亚夫接到了圣旨之后依然迟迟不肯发兵。景帝的使者大怒,说周亚夫眼里没有皇帝,居然抗旨不遵。周亚夫说:“陛下将军队的指挥权给予我,我就有权控制整个军队。军队如何出击要看战场的具体情况。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梁国危急,但是粮草充足,而且也有守军,抵抗十多天不是问题。我的军队远道而来,疲劳不堪,而叛军此时正强大,不适合交战。我军需要调整一下,再根据具体情况出战。”使者见周亚夫态度如此也没办法。

周亚夫不救梁国的消息传到了叛军的耳朵里,叛军以为是周亚夫胆小怯懦,就毫无顾忌地攻打梁国。就在叛军对救援人马疏于防范的时候,周亚夫突然派出一股精兵切断了叛军的粮道。叛军失去粮草,不可能打持久战,只得放弃梁国,回来攻打周亚夫。周亚夫知道叛军粮道被自己所截,肯定急于结束战斗,因此他总是高挂免战牌,避免两军正面交锋。叛军远道而来,本身就疲惫,周亚夫还三天两头弄个小偷袭,导致敌军战斗力日益衰微。

几天后,周亚夫故意制造出防御放松的景象,叛军上当,被引诱得主动进攻。等叛军进入周亚夫大营的时候,周亚夫布置的伏兵突然涌出,围剿了叛军。叛军在这场战役中损失惨重,刘濞也拔剑自刎。

这又是一个“以逸待劳”的经典战例,周亚夫在敌方松懈大意之时,整军待发,用计谋迫使对方溃不成军,最终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