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为上: 看准局势,巧妙脱身
类别:
科幻灵异
作者:
孙武字数:2657更新时间:22/07/13 14:49:33
人们经常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所以要走,是因为形势对自己不利,为了避免有更大的损失或者危害处于劣势的一方用此计策,除了为躲避灾难,还带有东山再起的意味,不是一味地逃跑。如果是大批的人马撤走,就要给对方制造出一系列假象以迷惑对方,防止对方追击,将损失降到最低。
其实“走”不一定代表失败,有时以退为进也是一种智慧。客观上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强求,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范蠡因为退得及时,所以后半生有了安定富足的生活;种因为退得不及时,最后被越王勾践所杀,所以说,能“退”在最好的时候,是一种人生智慧。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全军退后,避开强敌。像这样以退为进的军事计谋,并不违背正常的用兵法则。
“走为上”在三十六计中属上策,运用此计,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实力相差悬殊时,不与敌针锋相对,避其锋芒,待自己羽翼丰满,不受限制时,再一举反攻,逆转不利局面。“走为上”可分明、暗两种。明,即敌不过,脚底抹油撤走;暗,即表面与敌方站在一起,不让敌方感觉对其有威胁,然后选最好的时机,离开是非之地。
当敌军已占优势,而我军不能取胜时,为避免与敌人决战,有以下三条出路:投降,讲和,撤退。三者相比,投降是输掉整场战争,讲和是输一半,但撤退就不一定了,甚至有时可以转败为胜。撤退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与敌人主力决战,而且己方主动撤军敌人就会被动追击,这就相当于化被动为主动,牵着敌人的鼻子走,从而制造有利战机,也就是以退为进。
建安三年,刘备被吕布打败,在万不得已之时率众投曹。曹操表奏汉献帝,封刘备为左将军,让他留在许都。刘备在许都虽得了官职,但实际上却与傀儡无异。刘玄德壮志难酬每天蹉跎岁月,恨不能臂生双翼逃离这里。为了迷惑曹孟德,他每天学圃种菜,曹操逐渐觉得他不足为惧。
一日曹操与刘备对坐,探子来报袁术欲弃淮南而投河北。刘备闻听计从心来:曹操灭袁心思已久,一直视袁家为绊脚石,我应以此为由逃离许都。想到此,刘备便对曹操寒暄:“袁军此次北上必经徐州。吾愿亲率一路人马半路截击,必杀得他大败而逃,以报孟德兄对我的提携之情。”
曹操不知是计,说:“明日奏请天子后再起兵吧!”次日,刘备深知曹操素来疑心重,如变卦可能自己一辈子都要被圈在这小小许都,便立刻亲奏献帝,深表大义,愿率军伐袁。献帝大悦,准奏,曹命刘备携五万军马远征。
刘备领旨后回府连夜收拾,令关羽、张飞也赶紧收拾。兄弟二人见大哥如此焦急,不解问其故,刘备豪曰:“吾在许都乃笼中之鸟,网中之鱼。此次远征,犹鱼入大海,鸟上青霄,再不受笼网的羁绊。”
兄弟二人如梦初醒,第二天一早便随刘备率兵疾行。刘备带兵刚出城,曹操的谋士郭嘉得此消息,急向曹操进谏:“丞相为何遣刘备去讨袁术?刘备一去可就不复返了。此乃放龙入海,纵虎归山啊!”
曹操闻言大惊,遂起悔恨之心,急命许褚率五百精骑前往拦截刘备。这些都在刘备意料之中,在出师前为防有变,他不仅有曹操的将令,还有献帝的圣旨。刘备大喝许褚,斥其违反军令,更是抗旨。许褚毕竟是武将,论能言善辩怎是刘备的对手,无奈之下许褚只得率众回许都复命。
此后刘备招兵买马,礼贤下士,并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为谋,又联合东吴,于火烧赤壁一役覆灭曹操数十万大军。曹操每每念起刘玄德,便嗟然长叹,放虎归山,悔之不已!
刘备的一招“走为上计”真是神来之笔,在无机之时借势栖息,在有机之时离势争霸。
三国时期的姜维,也曾用“走为上”之计巧妙脱身,避免杀身之祸。
一次,姜维正同魏将邓艾在祁连山殊死战斗,后主刘禅却听信宦官黄皓的话,贪恋酒色,不理朝政。
在蜀国有一位右将军叫阎宇,任何功绩他都没有立过,但是因为善于巴结宦官黄皓,所以爬得很高。他听说姜维在祁连山战斗的不利消息后,便求黄皓对后主刘禅说:“姜维一次又一次出兵都毫无建树,可以让阎宇代替他。”刘禅果然听信,立刻派使臣携诏书召回姜维。而此时姜维正在祁连山围困邓艾的营垒,忽然之间一天连来三道诏书,命他班师。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从命。
姜维怀揣怒气回到汉中,立刻同使臣去成都面见刘禅。可后主一连十天都不上朝,姜维心中十分疑惑。这一天他来到了东华门,正好遇见了郤正。
姜维不解地问:“皇上让我班师,你知晓是何原因吗?”
郤正笑道:“大将军不解情有可原,这是因黄皓为了让阎宇立功,便请求朝廷发出诏书召回将军。后来又听说邓艾善于用兵,估计阎宇不是他的对手,这事才又搁下不提了。”
姜维闻言大怒道:“我一定要杀掉这个奴才!”
郤正告诫道:“奉承诸葛武侯大业的人是将军,你责任大,职权重,怎么可以那么感情用事呢?若闹得连天子都容不下你了,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姜维感激道:“听君一言,感激不尽。”
第二天,后主与黄皓在皇宫的后花园饮酒设宴,姜维直接领着几个人闯了进来。之前早有人通风报信,黄皓便慌忙躲到了皇宫后花园的角落。姜维来到亭下,叩拜后主,流着泪说:“臣已经将邓艾围困在祁连山,陛下却接连降下三道诏书召我回朝,不知陛下是什么意思?”后主默默不语。
姜维又道:“黄皓奸邪狡猾,专擅朝政,与东汉末年那些祸乱国家的宦官没什么两样。只有早日杀掉此人,朝廷才可以安宁,中原才可以恢复。”
后主笑道:“他是个供朕玩乐的奴才,就算他专权,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你又何必把他放在心上?”
姜维进谏道:“今日陛下必须除去黄皓,这个宦官只会耽误国事!”
刘禅道:“爱卿喜欢一个人便让他活下去,恨一个人便要他死,你怎么连一个宦官也容不下?”说完命人找来黄皓,让他对姜维跪地叩头请罪。
黄皓眼含热泪道:“奴才只是伺候皇上而已,并不参与朝政,将军万不可听他人谗言杀我。如今奴才的命就握在将军手里,还请将军三思而行。”说罢,又是叩头,又是哭嚎。
姜维悲愤填膺地离去,又巧遇郤正,他将此事告诉了郤正,郤正连连摇头道:“将军将有大祸临头了。只是将军若有个三长两短,这个国家也就完了。”
姜维道:“请先生赐我保国安身的办法。”
郤正道:“陇西有个叫沓中的地方,土壤十分肥沃。将军何不仿效诸葛武侯屯田的事,上报天子,前往沓中屯田?如此一来,首先可广积粮供军需,更可夺取陇右城池,还可以使魏**队不敢对我汉中轻举妄动。最后,将军在外,谁也不敢算计你,也可以避祸。这是明哲保身的办法,将军应早去实行。”
姜维听完郑重道:“大恩不言谢,日后定将报答。”
姜维第二天上表后主,要求仿效诸葛亮去沓中屯田,后主同意了。姜维很快便回到汉中,避免了一场灾祸。
附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