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批注《孙子兵法》(二)
类别:
科幻灵异
作者:
孙武字数:4559更新时间:22/07/13 14:49:33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曹操曰:六斛七斗为钟。,豆秸也。秆,禾藁也。石者,一百二十斤也。
转输之法,费二十石得一石。一云:音忌,豆也。七十斤为一石。当吾二十,言远费也。〕曹操说:六斛七斗为一钟。以千里运转来计算,二十钟粮食运到军中,也就还剩一钟。是豆秸;秆是禾秆。一石是一百二十斤。远道运输的方法,要耗费二十石才能得到一石,这里所讲的是远道运输所造成的浪费。
故杀敌者,怒也;〔曹操曰:威怒以致敌。〕曹操说:盛怒而杀敌。
取敌之利者,货也。
〔曹操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曹操说:军中没有财物,士兵就不会到军队中来;军中没有奖赏,士兵就不会奋勇作战。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曹操曰:以车战能得敌车十乘已上,赏赐之。不言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者赏之,而言赏得者何?言欲开示赏其所得车之卒也。陈车之法:五车为队,仆射一人;十车为官,卒长一人;车满十乘,将吏二人。因而用之,故别言赐之,欲使将恩下及也。或曰:言使自有车十乘已上,与敌战,但取其有功者赏之;其十乘已下,虽一乘独得,余九乘皆赏之,所以率进励士也。〕曹操说:在车战中,凡能缴获敌人战车十辆以上的,就要奖励;不说赏赐那些在车战中得车十辆以上的,而说赏赐首先缴获战车的人,这是为什么呢?目的是要明确表示赏赐那些夺得战车的士卒。车战的阵法:五辆为一队,设仆射一名;十辆车为一官,设役长一人;每十辆战车,有将吏两人。靠将吏指挥士卒去作战,所以特别强调说要赏赐首先缴获战车的士卒,是要使他们直接得到将帅的恩惠。或者说:派战车十辆或十辆以上的单位与敌人作战,只赏赐有功的,十辆以下,虽然一辆单独缴获战车,其余九辆也都给予奖励,目的是要鼓励士卒奋勇杀敌。
而更其旌旗,〔曹操曰:与吾同也。〕曹操说:与自己战车的旌旗相同。
车杂而乘之,〔曹操曰:不独任也。〕曹操说:不要单独乘坐。
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曹操曰:益己之强。〕曹操说:加强自己的力量。
故兵贵胜,不贵久。
〔曹操曰:久则不利。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也。〕229曹操说:拖延过久则不利,战争同火一样,不能很好地控制,就会烧了自己。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曹操曰:将贤则国安也。〕 曹操说:将帅贤明,那么国家就安定。
谋攻篇第三〔曹操曰:欲攻敌,必先谋。〕曹操说:要攻打敌人,必须先用智谋。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曹操曰:兴师深入长驱,拒其城郭,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曹操说:起兵长驱直入,近逼敌人城郭,断绝敌人的内外联系,迫使他全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打败他,而后才降服就差些。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曹操、杜牧曰:《司马法》曰:“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曹操说:《司马法》上说:“12500人是一个军。”全旅为上,破旅次之;〔曹操曰:五百人为旅。〕曹操说:500人是一个旅。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曹操曰:一旅已下至一百人也。〕曹操说:说的是一旅以下至100人。
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曹操曰:百人已下至五人。〕曹操说:说的是100人以下至5人。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曹操曰:未战而战自屈胜,善也。)曹操说:没有进行两军交锋战斗就已经结束,这是最好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曹操曰:未战而敌自屈服。〕曹操说:还没交战,敌人就自行屈服。
故上兵伐谋,〔曹操曰:敌始有谋,伐之易也。〕曹操说:敌人刚刚有发动战争的企图,这时击败他很容易。
其次伐交,〔曹操曰:交,将合也。〕曹操说:交,就是结成联盟。
其次伐兵,〔曹操曰:兵形已成也。〕曹操说:交战的阵势已经形成。
其下攻城。
〔曹操曰:敌国已收其外粮城守,攻之为下功也。〕曹操说:敌人已经将城外的粮草收藏起来,据城坚守,这时,再攻城是最不好的办法。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
〔曹操曰:修,治也。橹,大楯也。辒者,床也。床其下四轮,从中推之至城下也。具,备也。器械者,机关攻守之总名,飞楼云梯之属。距者,踊土积高而前,以附其城也。〕曹操说:“修”是制造。“橹”是指大盾牌。“辒”是指古代攻城用的兵车,上蒙以生牛皮,可掩护十人,下有四轮,可推向敌城。“具”是准备之意。
“器械”是机关和攻守工具的总称。准备攻城器械和修工事要很长时间,形容攻城的困难。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曹操曰:将忿不待攻城器,而使士卒缘城而上,如蚁之缘墙,杀伤士卒也。〕曹操说:将帅急躁,不等攻城器械准备好,就驱使士兵爬城进攻,像蚂蚁爬墙一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城还是攻不下来,这就是攻城的危害。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曹操曰:未战而敌自屈服。〕曹操说:还没交战,敌人就自行屈服。
故上兵伐谋,〔曹操曰:敌始有谋,伐之易也。〕曹操说:敌人刚刚有发动战争的企图,这时击败他很容易。
其次伐交,〔曹操曰:交,将合也。〕曹操说:交,就是结成联盟。
其次伐兵,〔曹操曰:兵形已成也。〕曹操说:交战的阵势已经形成。
其下攻城。
〔曹操曰:敌国已收其外粮城守,攻之为下功也。〕曹操说:敌人已经将城外的粮草收藏起来,据城坚守,这时,再攻城是最不好的办法。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
〔曹操曰:修,治也。橹,大楯也。辒者,床也。床其下四轮,从中推之至城下也。具,备也。器械者,机关攻守之总名,飞楼云梯之属。距者,踊土积高而前,以附其城也。〕曹操说:“修”是制造。“橹”是指大盾牌。“辒”是指古代攻城用的兵车,上蒙以生牛皮,可掩护十人,下有四轮,可推向敌城。“具”是准备之意。
“器械”是机关和攻守工具的总称。准备攻城器械和修工事要很长时间,形容攻城的困难。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曹操曰:将忿不待攻城器,而使士卒缘城而上,如蚁之缘墙,杀伤士卒也。〕曹操说:将帅急躁,不等攻城器械准备好,就驱使士兵爬城进攻,像蚂蚁爬墙一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城还是攻不下来,这就是攻城的危害。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曹操曰:毁灭人国,不久露师也。〕曹操说:毁灭敌国,而不必长期用兵。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钝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
〔曹操曰:不与敌战,而必完全得之,立胜于天下,不顿兵血刃也。〕曹操说:不和敌人作战却能取得全面胜利,无敌于天下却不必直接交战。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曹操曰:以十敌一,则围之,是将智勇等而兵利钝均也。若主弱客强,操所以倍兵围下邳生擒吕布也。〕曹操说:兵力十倍于敌就可以围歼他,这是说在将帅智谋、勇力相等、士卒的战斗力相同的情况下应该如此。如果敌弱我强,就不用十倍的兵力。我用一倍的兵力包围下邳活捉了吕布,就是这个道理。
五则攻之,〔曹操曰:以五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曹操说:五倍于敌,则应该用五分之三的兵力从正面进攻,五分之二的兵力做奇兵。
倍则分之,〔曹操曰:以二敌一,则一术为正,一术为奇。〕曹操说:以二敌一,则应该用一半兵力进行正面进攻,一半兵力可以用来包围迂回。
敌则能战之,〔曹操曰:己与敌人众等,善者犹当设伏奇以胜之。〕曹操说:在敌我兵力相等的情况下,善于用兵的人就应该设埋伏,用骑兵来战胜敌人。
少则能逃之,〔曹操曰:高壁坚垒,勿与战也。〕曹操说:构筑坚固的工事,不和敌人作战。
不若则能避之。
〔曹操曰:引兵避之也。〕曹操说:主动退却,避开敌人。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曹操曰:小不能当大也。〕曹操说:毁灭敌国,而不必长期用兵。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钝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
〔曹操曰:不与敌战,而必完全得之,立胜于天下,不顿兵血刃也。〕曹操说:不和敌人作战却能取得全面胜利,无敌于天下却不必直接交战。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曹操曰:以十敌一,则围之,是将智勇等而兵利钝均也。若主弱客强,操所以倍兵围下邳生擒吕布也。〕曹操说:兵力十倍于敌就可以围歼他,这是说在将帅智谋、勇力相等、士卒的战斗力相同的情况下应该如此。如果敌弱我强,就不用十倍的兵力。我用一倍的兵力包围下邳活捉了吕布,就是这个道理。
五则攻之,〔曹操曰:以五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曹操说:五倍于敌,则应该用五分之三的兵力从正面进攻,五分之二的兵力做奇兵。
倍则分之,〔曹操曰:以二敌一,则一术为正,一术为奇。〕曹操说:以二敌一,则应该用一半兵力进行正面进攻,一半兵力可以用来包围迂回。
敌则能战之,〔曹操曰:己与敌人众等,善者犹当设伏奇以胜之。〕曹操说:在敌我兵力相等的情况下,善于用兵的人就应该设埋伏,用骑兵来战胜敌人。
少则能逃之,〔曹操曰:高壁坚垒,勿与战也。〕曹操说:构筑坚固的工事,不和敌人作战。
不若则能避之。
〔曹操曰:引兵避之也。〕曹操说:主动退却,避开敌人。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曹操曰:小不能当大也。〕 曹操说:按照正规的打法,实力弱小的军队无法战胜强大的敌军。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曹操曰:将周密,谋不泄也。〕曹操说:只要将帅辅助得周密,军情就不会泄露出去。
辅隙则国必弱。
〔曹操曰:形见于外也。〕曹操说:各种情况就会显露出来。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曹操曰:縻,御也。〕曹操说:这个“縻”在这里就是牵制的意思。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曹操曰: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礼不可以治兵也。〕曹操说:治理军队的方法不能用来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方法同样不能用来治理军队。所以“礼”是不能用来治理军队的。
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曹操曰:不得其人意也。〕曹操说:下边的将是不能理解君主的意图的。
军士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曹操曰:引,夺也。〕曹操说:“引”就是夺权的意思。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曹操曰:君臣同欲。〕曹操说:国家和人民的愿望相同。
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曹操曰:《司马法》曰:“进退惟时,无曰寡人也。”〕曹操说:《司马法》上说:“战时的进退要根据战机来决定,没有必要再回来征求国君的同意。”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曹操曰:此上五事也。〕曹操说:文中的“此五者”就是指以上所说的这五种情况。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曹操曰:将周密,谋不泄也。〕曹操说:只要将帅辅助得周密,军情就不会泄露出去。
辅隙则国必弱。
〔曹操曰:形见于外也。〕曹操说:各种情况就会显露出来。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曹操曰:縻,御也。〕曹操说:这个“縻”在这里就是牵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