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纯阳观,天师道(一)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黑男爵字数:3462更新时间:22/07/15 23:57:43
“久闻张道陵天师、乃是一代旷世奇才,自幼便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河洛谶纬无不通晓,今日见南郑城之布局,方知人言不虚也!

南郑城-南依米仓山,北临汉水河,周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既得山川之险要,又得灌溉、航运、渔猎之便利,若非地势过于狭小,足以为一国之都城矣!

筑城更是巧夺天工,居高临下,俯视四方,外按八卦方位,内合阴阳五行,环环相扣,毫无破绽,又引汉水为护城河……如此布局,可抵得上十万精兵,就是新修的几座卫城,似有画蛇添足之拙了!”

南郑城外-一座较高的土坡上,萧逸领着部将、徒儿、儿子以及亲兵百余人,正在察看地势,指点山河,还不时发出赞叹之声。

大军围城整整十天了,一直没有发起进攻,只是安营扎寨、修筑壁垒,同时大量砍伐山中树木,让营中的能工巧匠们,日夜不停的打造攻城器械,还耗费了不少人力,从坞大营送来一些‘东西!’

之所以没有进攻,就是忌惮南郑城太坚固了……

防御上:城高池深、地堑重重,几乎找不到薄弱点,尤其大战开始之后,为了加强老巢的防御,张鲁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在城外修筑了八座卫城!

卫城高有两丈,周长一里,下面巨石为基,上面黄土夯筑,里面有充足的军械、粮草,各有两千士兵驻守,均匀分布八个方位上,就像给南郑城穿上了一套铠甲,防御能力大大加强了。

物资上:张家祖孙三代人,经营南郑城几十年了,积蓄的金银、丝绸、军械……不计其数,粮草可能单薄一些,也能支撑三个月以上。

兵力上:汉中军惨败之后,残部全都退回了南郑城,大概有六七万可战之兵,城内还有二十多万百姓,都是天师道的忠诚信徒,也会帮着拼死守城的!

这样一座坚城,任谁看了都会头疼,自不敢轻易发起进攻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天下没有十全十美之物,亦没有牢不可破之城!

南郑城也有弱点的:比如外面八座卫城,固然是加强了防御,可一旦落入进攻者手中,就能以此为依托,更好的攻打主城了!

或者把外城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坚固的封锁线,不让一粒米、一根草进入,只要围困上一年半载的,里面的人若不投降,就要活活饿死了!

另外吗,最近一段时间,‘赤眼蜂’们趁着混乱、大量的涌入南郑城中,一旦大军开始进攻了,他们可以杀人放火、打开城门,或刺杀一些重要人物……即便如此,攻城仍不是一件容易事!

萧逸用沙盘推算多次,如果发起强攻的话,至少要一个月时间,付出十万将士的伤亡,消耗大量的军械物资,才能攻破南郑城,之后还有激烈的巷战,只怕完全攻克之后,城内也剩不下几个活人了。

攻打汉中的目的,是以此地为踏脚石,进而图取巴蜀,以及西南周边之地,若是打成了一片废墟,得手又有何用呢?

何况萧逸等不起一个月了,恐怕半个月都不行,刘备大军已经入川,一旦让他站稳了脚跟,攻取巴蜀可就难如登天了,还有许昌方面也让人放心不下……

曹操下达敕令:以于禁、徐晃为将,统领十万人马,前来增援汉中战场了,又派人去了六盘山,狠狠的责骂了夏侯渊一顿,让他立刻前往军中坐镇,肩负起‘副将’的职责来。

之前大军受挫于秦岭防线,许昌都不发一个援兵,如今自己胜券在握了,却派来了十万人马,又把夏侯渊叫了回来,莫非要‘摘桃子’吗?

丞相府内也有眼线,秘密送来情报说:最近一段时间,相府内外戒严,虎豹骑加了三倍兵力,华佗、张仲景就住在后宅,一刻也不准离开……种种迹象表明,曹操的病情加重了,留给萧逸的时间不多了!

“启禀大司马:南郑城头坠下大筐,把子翼先生送出来了,人是毫发无损的!”

“毫发无损就好,速速把子翼请过来!”

“诺!”

既然不宜军事强攻,只好政治和谈解决了,萧逸亲写一封书信,又让人抄写了几百份,用大黄弩射进了南郑城。

内容半是劝告,半是威胁:若张鲁开城归顺,可保家族荣华富贵,城内百姓也免受刀兵之苦!

若是顽抗到底,大军破城之日,斩尽杀绝、鸡犬不留,这样既可震慑张鲁,又能分化人心,毕竟城内几十万人呢,总有贪生怕死的吧,尤其是杨松家族,早有归顺之意了。

本来萧逸还有点担心,张鲁会聚集教众们,血战到最后一兵一卒,宗教的精神力量,可是相当强大的!

没想到昨天射去书信,今天就把蒋干送出来了,看来这位张天师也是明白人,且有和谈归顺之意,就不知开出多大价码,又有多少回旋余地?

“属下……呼呼……参见大司马,呼呼!”

“呵呵,原本担心子翼安危,没想整整胖了一圈?”

“让大司马见笑了,属下整天吃饱喝足、无所事事,难免长出一些赘肉!”

片刻之后,蒋干爬上了高坡,累的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萧逸让人递上水壶,这位江淮名士也不顾斯文了,嘴对嘴长流水,一口气灌了大半壶下去。

最近两个多月,蒋干就住在南郑城内,虽说行动上略有限制,可吃喝一点没有亏待,还有人陪着下棋对弈、吟诗作对,养尊处优之下,身上多了十几斤肥肉!

不过通过‘赤眼蜂’的关系,战场上发生的事情,蒋干一清二楚的,如今大军重重围困,南郑城朝不保夕,自己很快就重获自由了。

果然的,昨天黄昏时分,张鲁亲自来拜访,二人相对而坐、畅谈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把蒋干送出了城……

“启禀大司马:汉中军节节败退,南郑城朝不保夕,张鲁等人无心再战了,故而托属下带个话,愿意献城归顺朝廷,不过有几条要求:”

“说吧”

“第一:大军进城之后,不杀一人,不抢一物,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并减免汉中五年赋税,以补偿战乱之害,那些受战火涂炭的城池,朝廷还要另拨钱粮救济之!”

“救济百姓,理所当然,准了!”

“第二,张氏家族子弟,以及部下大祭酒、祭酒、士卒,都要妥善安置,或赐予金银,或授予土地,让他们以后衣食无忧,个人财产也要保护!”

“只要归顺,既往不咎,准了!”

“第三,保证天师道之道统,准许张氏子弟继续传教,游走中原各地,对各地教众们不许打压,不许没收道观财产,教众们也从服朝廷法度,交纳赋税,服从劳役!”

“只要不触犯律法,不危害百姓,可以让他们自由传教,这条也准了,还有吗?”

一连三项归顺条件,萧逸略加考虑、都点头答应下了,只要能少死伤人命,做些许补偿不算什么,可是看蒋干吞吞吐吐的样子,后面似乎还有条件,而且比较不好说呢?

“第四……这个第四吗,属下说了之后,还望大司马不要动怒!”

“但说无妨,本大司马承受的住!”

“第四,请大司马改换门庭,加入正一盟威道,奉第二代天师为师尊,与张鲁八拜结交,还要正式昭告天下……”

“住口,让我背叛师门,改投他人门下,他们是活腻了吗?”

晓是萧逸有心理准备,也不禁怒火冲天,握紧了腰间斩蛟剑,目视南郑城方向,眸子中一片杀伐之意!

自己好歹也是一门之主(纯阳小道观),也有祖庭传承之地(卧虎山上,几间土坯房子),还有不少的教众(老婆,儿女,徒弟好几十人呢),就以道家传承而言,与天师道是平起平坐的。

又岂能不顾身份,拜入他人门下呢,别说是二代天师了,就算是张道陵复生,也休想让自己跪拜,自己毕生只有一个师傅--老道出尘子!

“张鲁脑袋进水了吗,让大司马加入天师道,听他这个天师的号令?”

“请大司马下令,踏平南郑城,杀个血流成河,末将愿担任先锋!”

…………

诸将领也都愤怒了,有的破口大骂,有的请令攻城,如今数十万大军合围,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强功也有十成把握,不过多死几个人罢了!

大司马何等尊贵之人,就算是见了大汉皇帝,膝盖都挺得笔直,加入天师道之中,向张鲁俯首行礼吗,他就不怕折福折寿吗?

“大司马暂息雷霆之怒,容属下把话说完:张鲁与十几名大祭酒商议了,只要您肯加入正一盟威道,张鲁愿以天师之位相让,献上三件镇教宝物,自己退居长老之位!

如此一来,大司马就是第四代天师了,可以号令汉中几十万教众,攻取巴蜀也大有益处,那边信封天师道的人也不少,这个条件您不吃亏呀?”

蒋干吓得汗水直流,连忙的解释起来了,其实昨天自己听到条件,也气的拍案而起,差点大骂张鲁一顿,可随后又释然了!

让萧逸改换门庭,的确是强人所难,可过去不是做普通教众,也不是祭酒、大祭酒,而是成为一教之尊,这就完全不同了。

天师道传承近百年了,有信徒数十万之众,在西南地区根深蒂固,在其余各州郡也有分支,其影响力比起儒家、法家、佛家毫不逊色,潜力则犹有过之!

以萧逸的聪明才智,若是做了第四代天师,可在很短时间内,把天师道扩大十倍不止,成为天下第一大教派,那个时候,天下也在掌握之中了。

果然的,听完蒋干的解释,众人都沉默不语了,目光紧盯着萧逸,后者则盘膝而坐,闭目沉思起来……成为天师,天下在握?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