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定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曾鄫字数:4606更新时间:22/07/18 10:50:18
水元璋赶到胡从宪宅院时,却看到另外一拨人已经将鲨甩水泄不通,看服装和标识。很明显是应天府下属的巡防营。而正在那里指挥的正是他的老熟人泣天府内政厅全事罗贯中。
“朱大人,你也来了。”罗贯中拱手作礼道,语气不淡不咸。
“里大人,你这是?”
“我这是奉命来辑拿逆贼胡从宪。”
“奉命?奉谁的命令?”朱元璋知道自己没有给这位部属下过这样的命令。
“法务部和都察院的命令”罗贯中说着从怀里抖出一张批文来,“上面有法务部尚书端复大人和左都察御史韩大人的签批。”
朱元璋一时哑然了,相比自己而言,罗贯中可谓是师出有名,他怎么知道胡从宪是逆贼。又怎么这么快就拿到缉拿批文来拿人的?难道是?
“朱大人,你是我的上司,既然来了,就由你掌旗了。”罗贯中不动声色地说道,并向胡宅做了个手势。
朱元障看了罗贯中一眼,只是沉吟一会就走在了前面,带着罗贯中和上百巡防营走进了胡宅。
“你们这是干什么?”胡宅大门被打开,一个老仆结结巴巴地问道,看到这么多巡防营将府上团团围住,胡宅早就惊惶不安了。
“老人家,我是应天府内政厅金事罗贯中,这位是内政部尚书朱大人,我等是奉法务部、都察院之命辑拿胡从宪,请你让个道。”罗贯中很客气地说道,一个老得都快走不动的家仆,他没有必要去装凶神恶。
听到罗贯中说出两人的身份和来意,老仆不由吓了一跳,这两位可都是位高权重的角。就算在这天子脚下,跺一跺脚,这外四城也要晃一晃,怎么联袂来了府上,还口口声声说要辑拿自家老爷。可是看到朱元璋那阴沉的脸。老仆什么话都咽到肚子里去了,只是默默地站到一边,让出一条道来。
朱元殊、罗贯中带着巡防营官兵直走进后院书房,一路上只看到寥寥几个人,倒也没有闹出什么动静来,巡防营也刮练有素,只是在紧要位置上一站,看住胡宅里的人不要乱动,并不闯屋入室,惊扰家眷。
“胡先生”走进书房,看到了胡从宪,罗贯中还彬彬有礼地拱了拱手。
“原来是两位鹰犬大人来了。”胡从宪正在那里对着一个牌位跪拜,头也不回地冷冷说道。
朱元璋的嘴角不由一动,但是他强压住心中的愤怒,只是直盯着胡从宪,他知道,今天这场的主角不是自己,而是罗贯中。
“原来胡先生在拜祭前元亡帝,想不到胡先生对元亡帝如此忠心耿耿。”罗贯中走上几步,看清楚了牌位上的名字,上面还墨迹未干,想来是刚写不久的。按制大明立朝并亡了元朝之后。刘浩然应当给最后一位元帝加个谧号,国史馆也拟定了一个谧号元顺帝,可惜刘浩然却说,我跟元帝是生死之敌,灭了他的国,绝了他的根,还假惺惺地给他加溢号,太虚伪了。不干。于是原本应该被载入史册的元顺帝就成了大家口头上的元亡帝。
“我生是大元的人,死是大元的鬼。”还跪在地上的胡从宪昂然道,身上洋溢着一种说不出的大义凌然。
“想当年,我被先帝点为进士,授予牧民司德之职,士为知己者死,我这条命已经卖给先帝了。“胡从宪微闭着眼睛喃喃地说道,他还在回忆当初中试面君时,元帝和蔼可亲地在自己肩膀上拍了拍,好言抚慰了几句。当时胡从宪激动地浑身都在抖,他觉得自己读了十几年,终于遇到明公君主了。他当时在心底暗暗誓,这辈子就卖给元廷帝王家了。
后来被授予了不大不小的官职,胡从宪在元廷如墨漆一样的官场中转碾,尽管他常常被眼前的事和人弄得灰心丧气,但是胡从宪总是对自己说,元帝还是明君。只是被小人蒙蔽了,因此自己更要挺身而出,澄明清正,为元帝尽一个作臣子的职责。胡从宪写了不少上奏,通过各种渠道呈递元帝。在胡从宪做着元帝被自己的奏章震醒,奋图强,中兴大元的美梦时,他不知道自己的奏章根本近了不正在忙于无遮拦大会的元帝的身。
紧接着红巾军大潮如火如荼,胡从宪反而认为这是唤醒元帝的一个。大好机会,他开始幻想元帝下诏接见他,授权他平叛,于是他上马为将,下马为相,平贼治民,成为大元一代中兴之臣。但是他的美梦还没有醒的时候,江南的刘浩然又接过刘福通的大旗,迅平定了江南,然后开始挥师北伐。胡从宪毅然从洛阳来到江南,准备勘探刘家势力的底细,为元帝反攻复兴做内应。
正当胡从宪拿着一些情报犹豫着是不是跟随元帝远遁漠北时,心狠手辣的刘浩然开始对漠北漠南起“不体恤民力”的穷兵默武,两三年下去居然把北元给灭了,最后还给它断了根。闻此噩耗,胡从宪暗暗独自痛哭了十几日。接下来的日子,胡从宪在大明越是不得志,越是怀念起元帝对他的提携之情,于是一个念头便开始在他的脑海里形成。
“真是前元的忠臣,可惜啊,你以为自己是第二个余阙、褚布哈吗?”罗贯中的话打断了胡从宪的思绪。
“我以此为楷模!”胡从宪一边站起来,一边冷冷地答道。
“不知胡先生看过余阙、褚布哈两位老大人的碑文吗?陛下褒奖他们不是因为为暴元尽忠,而是恪守职责,为民尽忠。两位老大人移骸入玲时,安庆淮安数万百姓无不披麻戴孝,他们这么做原因不是两位老大人是暴元的忠臣。而是他们是安庆和淮安真正的父母官,愿意为这两地数万百姓安危付出性命的父母官。你胡从宪配吗?怕是给两位老大人提鞋的资格都不够。”
胡从宪脸色变幻了好几下,但走到最后依然又变成了冷笑,眼角甚至带了一点戏诗。
“胡先生,如果你真的是暴元的忠臣,元亡之时就该尽忠了,或许学学伯夷、叔齐的骨风,只食野薇不吃大明之粮。可是想不到你居然活下来了,还跑到大明投仕,既然当了大明的官和院士,就该为大明效力,可你却一心想着谋逆,你这全忠臣可真是与众不同。
罗贯中的话可是越来越刻薄。
“我之赤心。尔等小人不懂。”胡从宪彷佛不为所动,只是越淡然地说道。
“你知道皇帝陛下是怎么说你的?”
胡从宪的脸色不由一变,猛地睁圆眼睛问道:“陛下他,他,他不是驾崩了吗?”朱元璋眼睛也是骤然一厉,注视着罗贯中。
“陛下说你是当奴才都当出瘾来了,当出病了。”罗贯
二回答胡从室的问题。而是继续自只说自只的。罢了还嗜,具朱。
胡从宪脸色一下子变的苍白,喃喃地说道:“不可能,不可能!”
罗贯中却在继续说道:“临来时陛下就说过,你这种人,想必是只会唆使人伤他人性命,却没有勇气给自己来上一刀。我原本还不是很信,在府外还磨蹭了一会,原本以为你会自杀成仁,想不到陛下真的是将你这种看透了。”
“你是说陛下他,他,他”胡从宪惊恐地睁大着眼睛,脸色一片死,灰,一句完整话都说不出来了。而朱元璋的身子也微微晃了一下,双手成拳,都快要将拳心里的空气捏碎了。
“胡大人,该起身了。”罗贯中向门外走了个手势。
胡从宪看了一明罗贯中和朱元璋,脚步蹒跚地向外走去,几名巡防营军士立即跟在了他的身后。
看着罗贯中的背影,朱元障心里就像是掀起了惊涛骇浪。为什么他比自己更得皇帝陛下器重,居然自己不知道的内情他知道得一清二楚。因为他为皇帝陛下在江南学派当内应?不可能,胡从宪、陶希言哪个不是人精,自己的态度他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与皇帝陛下过往密切的罗贯中会得到他们的信任?胡从宪、陶希言与自己和罗贯中假心假意地周旋,恐怕就是想让皇帝陛下放松警惕。罗贯中在这次角逐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难道和自己一样,江南学派借自己和罗贯中去制造假象,麻痹皇帝陛下,而皇帝陛下来将计就计,利用自己和罗贯中反过来麻痹江南学派?
正在想着,朱元璋现自己已经跟着大队人马走出了胡府。而罗贯中正在门口等着他。
“朱大人,这里的事已经了了,剩下的主犯还有两人,一个是张子美,一个是陶希言,卑职已经派人将两家围住,只待奉命拿人,你看卑职去哪一处?”
朱元璋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道:“罗大人,据我所知,胡从宪似与一个军方将领勾结,恐要从查办,以免疑犯逃窜。”
“朱大人,6军典军署已经派人去辑拿了,那是军方的事,咱们内政部插不上手。”
“那罗大人去陶希言处。我去张子美处?”朱元獐斟酌了一下说道,他和陶希言太熟络了。而且现在又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的。自己领人去缉拿,万一出现一点事,自己恐怕是怎么也洗不清了。
“那好,朱大人,卑职这就去办事去了。”罗贯中拱了拱手,带着人便离去了。朱元璋看着他的背影,不由长叹了一口气,自己还是看不透啊。
暂且不提朱元樟带着人走进张府,缉拿躲在书房一角瑟瑟抖的张子美,单言罗贯中走进陶府。只听到一阵清正平和的琴声从后院传来。
罗贯中疾步走进后院,拱手道:“陶先生真是好雅兴,这一曲《观鱼》弹得真是冲虚中平。”
“哈哈,古琴易拂。知音难寻啊!”坐在一处小亭里的陶希言笑着答道。
“恐怕我这粗鄙之人难登大雅,做不得陶先生的知音啊。”
“哪里,哪里,罗大人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又岂是我等能高攀
“飞黄腾达只是妄言。我一个粗鄙之人,只知道恪尽职守,用心做事而已。”
“好一个恪尽职守、用心做事,只是我俩道不同难相为谋。”说到这里,陶希言有点索然道。“快快索拿我吧。”
“陶先生为信念而奋。孰对孰错,罗某也没有资格评论。只是罗某今日来只为了一事。”
“何事?”
“陶先生违乱法纪了。”
“违乱法纪!”陶希言听到这里,不由仰大笑起来,脸上却不由流下了眼泪,“陛下一意废圣人先贤的德主刑辅,以法治国,只是陶某想不到,自己最后却成为了陛下以法治国的祭祀之物。可笑可叹啊!”
罗贯中看着陶希言那又哭又笑的疯魔状,静静地默不作声。
“陛下可安好!”陶希言直言问道。
“陶先生费心了,陛下安好。”罗贯中淡淡地说道。
“当初我看到你时,就知道你才智绝高,恐怕今后能识破我计谋的只有你了。”
“陶先生缪赞了,罗某虽然有三分聪明,但是与陛下相比。如同萤光之与皎月。”
“罗大人何出此言?”
“陛下常叹道,你陶惜辞聪明绝顶,颇有谋略,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甚为憾事。而且陛下常叹道,他胜之不武。”
“胜之不武,能得陛下如此盛赞,陶某死而无憾。陶某常常也在想,如果能供陛下驱使,当是何等的荣幸。可惜,陶某已经走上了这条不归之路,难以回头,只好将错就错。陶某只是不明白,理学为何遭陛下如此记恨?”
罗贯中默然许久才言道:“陛下曾对我言道,理学利于刘家之天下,不利于天下人之天下。”
“利于刘家之天下。不利于天下人之天下,虽然陶某不明陛下这话之深意,但是这份胸襟和胆魄,陶某敬佩不已,不愧我在当今这些上最敬重之人。可惜我这个无君无父之人,已经难容于这天下。”陶希言端起桌子上的酒杯,一饮而尽。罗贯中脚微微动了动,却最后还是停了下来。
“罗大人,请让我死而瞑目。”陶希言放下酒杯道。
“好,我引见一人,宗伯,请进来。”
一人闻声走进来,拱手向陶希言道:“惜辞兄,宗伯虽然有愧于你,但是各为其主,还请见谅。”
陶希言不由一惊,但是很快便平静下来:“原来是吴兄呀。我应该想到的,国试三甲乃陛下钦点,岂是那么容易中的。那帮老夫子,以你为将来之国柱,陛下此计。真是击中要害啊!”
“以陛下之大才,我想已经定下善后之计,以法论罪,自当以法为度,陶某倒也不用担心株连蔓抄,祸及无辜。”说到这里,陶希言嘴角渗出血水,他的气息也变得艰难起来。
“惜辞兄!”吴结不由叫了一声,正待冲上去,却被罗贯中拉住了,“没用了,来不及了。”
吴结只好顿足垂泪。黯然伤神。
“大明啊,大明”陶希言向内城皇宫方向艰难地拱手行了一礼,最后幽幽地叹息了一句,“日月不落,永耀大明,可惜以后再也听不到了。”
说到这里,陶希言身子一软,头趴在了桌子的古琴上,出一阵铮铮的声响。
罗贯中和吴佑神情肃穆,恭敬地向小亭处拱手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