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效法强秦之百年大计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碧海情深字数:5541更新时间:22/07/18 13:32:06
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全新的管理理念、政治思想能否得到继承和发扬全部要仰仗基础教育。针对此点,高勇着重参考现代教育制度,打算提前千余年普及全民义务教育。制度上设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四级教育机构。
小学学制五年(规定7岁入学),开《国语》、《数学》、《武术》三科,主要以识字读文、掌握基础数学为主。高勇根据记忆撰写《初级数学》,引入阿拉伯数字和九九表,使学生毕业时能够进行千位以内的加减乘除运算。《国语》请荀彧、沮授收集相关书籍采纳百家之长撰写,使学生通过学习国语确立爱国思想。《武术》为众武将合力完成,主要以强身健体、夯实基础为主,包括简单的拳脚武艺以及高勇带来的太极拳法。五年期满参加升学考试,合格后直升中学。
中学学制四年,开《国学》、《法政》、《物理》、《数理》、《化学》、《武艺》六科。
《国学》以儒家、法家思想为主,兼顾其他诸子百家,以为国为民思想为主,增强爱国观念,淡化君主意识,将依法治国理念深植于每名青年脑中。
《法政》以学习法令规章、治国治政为主,强调法治优先,学习用法律规范行为、依法治国的核心思想。
《物理》是高勇根据记忆中所学的物理知识撰写而成,包括万有引力定律、摩擦系数、惯性、速度、加速度、时间度量及力学几大定律等等。尽管此书几乎无人看懂,但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演示,不仅有利于青年破除保守思想,还能培养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为未来可能的科技大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至于更深奥的电学部分,考虑到现在仍无法进行实验演示,只好留给大学生去研究创造了。
《化学》高勇可是写的得心应手,不但完整写出元素周期表,还顺带写出许多日常相关的物质结构、特性及化学反应方程式,如刚刚烧制成功的石灰与水的反应,铁的氧化反应,空气中氮气、氧气比例并依此推出木材的燃烧原理,二氧化碳的生成等等。此外,为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掌握化学,高勇还特地写出英语字母表。谁知后来一位青年将数字与字母结合研制出二次加密技术,使得其他势力窃取高勇军政情报的计划全部无工而返。
《数理》比《数学》深奥许多,开始引入方程式、方程组、基础函数等概念,不过高勇也才学到概率,而且差点挂掉~~~至于高等数学,高勇将记忆中还剩下的全部写出,不论懂的还是不懂的都作为大学教材,让大学生研究去吧。
《武艺》不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而是开始向实用化过渡。主要目的为培养中下级军官及国人尚武精神,除更高级的拳脚武艺外,还涉猎刀剑、枪戟、射术、马术等诸多方面,并适当引入行军布阵之道,以吸引有志从军的青年。
中学四年结束考试合格后,可以选择升入大学、军校或者技校。大学学制四年,入学后根据个人爱好选择相应的学院,以自学、研究为主。开设国学院、物理学院、化学院、数理学院、地理学院、商学院、工学院、法政学院。着重试验、研究、论证及探索。优秀学生将有机会进入研究院从事专业研究。
技校主要培养拥有中高级技能的技师,学制四年。包括冶炼、锻造、烧制、织造、印刷、制纸、精细加工等诸多技能,学制四年,两年理论学习,两年实践探索。毕业后仅为初级技师,需经过一段时间实习并通过资格考试后才能够获得中级及高级技师资格。
军校入学要求最为严格,学制四年。两年为军事理论学习,重点学习全新的军事理论、军事战略战术以及新军建制;两年为实习,学员将被分配到各基层部队进行锻炼,综合成绩合格者方准毕业。其后根据所学专业进入相应军种部队,由士官长做起逐级晋升。
看着自己辛苦所得,看着这些即将影响未来走向的文字,高勇内心激动无以言状,一种改变历史进程、改变历史车轮轨迹的自豪油然而生!这份详细规划定名为《育人纲要》,包括相关教材在内,高勇亲自誊写数份存档,一则反复检查,二则审核完善。
此项工作结束,高勇立刻着手另一项核心改革——全新的军事制度。
新军设立并非难事,作为中级军事迷,高勇清楚知道军队战斗力的决定因素除士兵、装备和士气外,还包括军事组织、后勤保障、基层军官三大要素,尤其以后勤保障和基层军官为重中之重,毕竟在原先那个年代听到得最多的关于军事的话就是: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高勇综合古今军事制度的各种特点,凭借自己的认识了解做出如下设定:
步兵,十人为一班,内设班长一名,为士官长;五班为一连,设连长一名,尉官(少尉);五连为一营,设营长一名,尉官(中尉、上尉);四营为一团,设团长一名,校官(少校)。班为军队基本单位,团为最小独立作战单位。故此一个整编团作战人员1000人,校官5人,尉官20人,合计1025人。尉官和校官均独立于编制。
五个团为一师,设师长一人,副师长两人(由辖下的五个团长中军衔最高者兼任)。五个师为一军,设军长一人(战时由上级任命战后撤销),副军长二人(由辖下的五个师长中军衔最高者兼任)。副师长、副军长仅负责平时战备训练。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多个军同时作战,还可在军上设集团军以方便指挥。其中师长以上军官根据军衔可以有自己的专属护卫队,其中少将为一个连计五十一人,中将为两个连计一百零二人,上将为三个连计一百五十三人。
骑兵,五人为一骑兵班,设班长一名,士官长;十班为一连,设连长一名,尉官;五连为一营,设营长一名,尉官;四营为一团,设团长一名,校官。
士兵依据军龄及战功分为:新兵(1年)、下士(2年)、中士(3年)、上士(4年)。
军官依据军衔分为:士官长、少尉(连长)、中尉(营长)、上尉(营长/副团长)、少校(团长)、中校(团长/副师长)、上校(师长)、大校(师长/副军长)少将(军长)、中将(军长)、上将(集团军)、大将(集团军群)。
此外,还设立爵位,根据爵位享受政府的津贴。这一部分命名为《新军纲要》。
搞定这些已是二月春风轻舞飞扬的时候了,树叶抽芽、大地嫩绿,春天气息一点点将寒冬赶走。高勇立刻召集众人开会,打算了解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正巧赵胜刚刚由右北平赶回,看到他兴奋的模样,准是有好事发生。
荀彧拿出厚厚三本账册说道:“主公,分配土地的事基本办妥,无地的流民、贫民皆分得土地并已着手翻耕,此三本账薄是三郡土地分配的详细信息。部分依附于地主豪强的佃农亦开始申请,但考虑到事情的严重性,还需请主公批示。由于红砖量产,玄菟郡城周围的新村庄分批开工建设。只是民夫有限,一部分要建设道路,一部分建设砖窑、瓷窑,还要再分出部分开垦沟渠,故新村建设进度缓慢,大部分百姓至今仍挤在棚屋内,初步预计要到六月才能完工。”
高勇笑问:“那红砖修建房屋效果如何?工匠们有什么要求和建议?”
荀彧钦佩地望向高勇答道:“红砖得到工匠们一致赞许,乃是建房的绝佳物料,结实牢固、利于建造,比起泥坯不知强出多少倍。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请主公制造出更多的红砖。”
高勇转向赵胜说道:“这一点恐怕要问赵兄了!”
赵胜苦笑:“砖窑的扩建工作正在进行,可是由于民夫的问题亦是进度缓慢。水泥的烧制取得极大进展,根据呈报上来的情况看,混合水及细沙后的凝固效果越来越接近主公要求,相信不久即可制出合格的水泥。不过……这水泥真是神奇,放进去的明明是石块,为何出来的却是干燥的粉末?加入水及砂石后更会逐渐变得如岩石般坚硬,还能将青石、红砖牢固的粘在一起,即使用斧凿也仅能破坏少许。如若用来修造城墙……如此厉害的物事,主公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高勇以微笑作答,反问道:“纸张、书籍以及陶瓷的销售如何?”
赵胜拿出账薄边看边说:“一切顺利,纸张、书籍在冀州、幽州的销量增长近五成,在并州、青州、兖州、徐州亦开始贩卖,销量增长迅速。瓷器的销售更是出奇的好,尽管价格高达十万钱一件,购买之人仍趋之若鹜,许多客商更要求像书籍一样提前预订。按照目前的收支状况,三大行业带来的收益足以维持郡府开销。只不过……”
高勇见其略有犹豫,猜之恐有难言之隐,遂问道:“何事难以启口?赵兄尽管说出来。”
如此赵胜才继续道:“只不过,洛阳在我方商贩到达之前就已有纸张销售,并且其纸张的色泽和质量与主公作坊生产的一般无二!”
高勇不等听完便忍不住大笑起来,令其余众人莫名其妙,暗想:“主公这是怎么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纸业遇到对手,搞不好更牵涉到机密外泄,即便如此仍能笑得出来?”
高勇止住笑声,解释道:“诸公不必在意,那纸张定是出自皇上开设的造纸作坊……哈哈!想不到皇上经商本领如此之强,我辈楷模啊!”
“啊!”众人齐声惊呼。
高勇摇着头继续道:“大概是勇忘记说了,这三郡治权可是用造纸术换来的!想皇上看出其商业价值当然不会放过。对了,赵兄,我们的纸不要向司州贩卖,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怪不得,胜还以为…哎,让主公见笑了!”赵胜致歉道。“此外,胜按主公要求向幽州、冀州经验丰富的工匠发出邀请,怎奈他们一听说要搬迁到辽东边地,当即一口回绝,无论如何不肯前来!不过有些学徒却很感兴趣,但其经验不足仍需锻炼。”
“无妨,来者不拒,不来的也不好强求。郑浑的下落打探到了吗?”
“说到这位郑浑还真是奇怪,别人一听是辽东边地立即拒绝,可是这个郑浑却说:‘辽东边地有上等矿石,只因气候偏寒,无法冶炼精铁。’但是把主公的话向其转述,他立刻要求前来,一路上不断催促快走,简直怪人一个!进入郡城后,胜将其安排在客栈暂住。”
高勇闻言大喜:“好,赵兄一路辛苦,今日会后立即去拜望这位怪人。”
沮授见高勇心情大好,说道:“半个月了,总算再次看到主公的笑容。”
高勇微微点头,将自己撰写的三本《育人纲要》分别交给荀彧、沮授和赵胜,说道:“勇想按此方法创建全新的教育体系。即推广普及全民义务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机会,特别是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希望以此给他们成才的机会。”
沮授翻阅细看,不禁激动道:“倘若此设想成真,主公必将被后人千古传颂。”
话音未落,荀彧皱眉道:“‘大学’之名摘自古籍圣典,怎可与商、工相连?况且,士农工商,这工、商如何登得圣雅之地?”说道最后竟有些气愤。沮授被这样一说,也急翻数页,看到大学内竟开设工学院、商学院亦面露不悦。
高勇正襟危坐,严肃道:“荀兄,还记得你我初次相遇时的事情吗?世人皆以为‘工者,奇淫巧技而已;商者,走卒贩夫之流。可是你看,没有工匠,如何做出精美瓷器砖瓦水泥,没有商贾何来税赋维持郡府运转。家师曾言:天下万民皆平等,士农工商如兄弟!国家如同一个完整的人,士好比脑,农如四肢,工似心腑,商为血液,必须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才有国家繁荣富强,离开了谁人都会死,国家亦将败亡!既然都是不可或缺,又为何非要分出高低贵贱?”
沮授神情肃穆凝神静听,不悦之色逐渐消散,代之而起的是感悟与钦佩。荀彧仍紧皱眉头,但眼神中混杂着犹豫与不惑。
赵胜打破严肃的气氛笑问:“主公,学堂易建名师难寻,按照七岁标准,三郡当入学者达万人,授业先生当如何解决?”
高勇斜望屋顶分析道:“教书先生吗……文学院交给沮公、荀公,物理、数理、化学这三科暂由勇来教授,商学院由赵兄负责,工学院以及技校可请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军校由高都尉牵头率领众武将合力完成。此外,请诸公推荐一批聪明才智、品德优良的青年作为首批学员,由高勇亲自教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合格之后他们将成为首批教师!”几人应诺,荀彧以事情繁忙为由先行离开。
高勇心中略感惆怅,随后将《新军纲要》交给沮授、高顺,嘱咐他们按照上面所载筹建新军。散会之后,高勇立即赶赴客栈拜望三国第一铁匠——郑浑。
踏入客栈,高勇直奔郑浑房间。此时郑浑正在午睡,鼾声如雷倒也与他第一铁匠的身份相称。
王信见状眉头微皱当即便要上前喊醒郑浑。高勇却将其拉住,细细打量起来。郑浑看上去三十五六岁的模样,相貌憨厚肤色黝黑,身材明显较同龄人消瘦,唯手掌比常人足足大上一圈,手掌骨节突出,显然是常握铁锤锻打所致。
高勇静立屋内,在鼾声中欣赏窗外初春的景色。不多久,郑浑悠悠转醒,睁眼看去,正与赵胜满是怒意的目光相对,吓得打了一个冷颤。视线移向别处,才发现赵胜身前还站立着一个朴素衣着的少年。
郑浑虽不认识高勇,但赵胜却是老相识了。来此路上嘻嘻哈哈平易近人,为何现在竟如换个人一般?一个翻身站立起来,顾不得衣衫不整,立刻深施一礼。
高勇不等他说话,抢先道:“恕在下无礼,打扰郑大师休息。”
郑浑反应奇快,立刻接口道:“无妨无妨,倒是郑浑累两位久等,惭愧惭愧。”
三人各自落坐,高勇首先开口:“久闻郑先生在冶铁锻铁上颇有造诣,在下不才,想借助先生之力试验一种新的炼铁方法。”
郑浑闻言当即精神大振,身体探前急问:“请速速将来。”
高勇微微一笑,粗略说出高炉炼铁法和平炉炼钢法,并拿出事先画好的高炉与平炉示意图递予郑浑。“高炉选址应在水流湍急处,其盖炉所用炉砖需专门特制,在普通砖坯内加入煤渣等物,并用焦炭烧制,如此才能够耐住高温。高炉烟囱需三丈,直冲云霄。平炉旁边还需另建水塔,用机关控制冷水的流量以便控制铁水冷却。”
郑浑听完大呼:“妙哉!妙哉!如此方法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听上去似乎可行,郑浑自愧不如!”
高勇介绍两种方法之后,话锋一转,说道:“炼钢炼铁最主要的是炉温的控制问题,现在之所以无法炼出优质好钢皆因炉温过低,也即是说若要提高炉温,木炭已不堪用!”
“正是正是。”郑浑一幅欲听下文的表情。
“在下于前些天发现一种煤石,此石既可以用来燃烧取暖,也可烘烤焦化。乃是炼钢的最佳原料!”
郑浑听完,立即起身央求高勇带其看看煤石。高勇拿出包好的煤块让郑浑细看,另将一部分投入火盆中,不久,煤块受热燃烧,火势猛烈热浪滚滚,看的郑浑心痒难耐:“请给在下调配些人手,浑要立刻建造炼铁炉。”
高勇笑看赵胜:“既然郑先生如此性急,郡府一定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