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泰顺家丑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夏言冰字数:2062更新时间:22/07/18 14:00:02
泰顺号起先是清化镇的一个小店后来由于生意越来越兴隆才逐渐将分号开遍全国各地。家后的泰顺号并没有忘本把总号还设在清化镇。王魁就坐镇清化总号全国各分号都由王家派出去的掌柜负责经营。

当时交通条件很差通信手段落后账目根本不可能象后世那样做到什么日报、月报甚至连一季度一报都不可能。所有账目只能等过年的时候各分店掌柜返回清化总号交给王魁查验。

平日里清化总号也不是对各分号放任自流他们会派出去精于算账的王姓子弟不定时地到各分号抽查一旦现弄虚作假立刻将掌柜开革严重的还会报送官府。所以几十年来很少现有分号掌柜在账目上弄虚作假的情况。

可是今年过年的时候王魁现汴梁分号刘掌柜交的账目有点异常。真定分号是泰顺号第二大分号在泰顺号所有分店中最赚钱的除下汴梁分号外就属真定分号了。若在往年真定分号除掉一切开支至少能有一千两的利润可是今年年下刘掌柜回来只交给总号柜上八百两银子。这与泰顺其他分号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形成奇怪的对比。

王魁就奇了把刘掌柜叫到跟前询问。刘掌柜虽然理直气壮的说他绝对没有搞什么手脚今年赢利少就是因为真定分号生意不好。但是以王魁几十年的经验来看刘掌柜理直气壮的话语背后仿佛总掩藏点什么。

王魁还有两个弟弟和王魁一样都是查账高手可是他们三兄弟合在一起竟然查不出刘掌柜的账目究竟是哪里有猫腻。而且今年王姓子弟也到真定分号抽查过两次无论账目存货还有现银都没有现问题。

王魁这边还没有查出结果刘掌柜那边嚷嚷着要走说东家既然怀疑他的人品他也没脸继续在泰顺号干下去了。

可是王魁怎么能让刘掌柜走呢?先不说这两百多银子的亏空尚未查清单是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开革分号掌柜这件事情传出去也会让有损泰顺号的声誉这不仅让同行笑话更会让泰顺号其他分号的掌柜心冷。因此王魁只能苦苦劝慰刘掌柜留下。只是这种打落牙齿往肚里吞的感觉真不好受。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魁除了感慨自己三兄弟道行不够外还真没有别的办法。那么大宋境内大商号那么多别的商号内难道就没有查账高手了吗?有查账高手肯定是有。只是王魁绝对不能去请其他商号的查账高手过来查自己分号的掌柜。道理是一样的这样做除了把泰顺号的家丑传出让同行耻笑外还会冷了泰顺其余分号掌柜的心。东家宁愿相信外人也不肯相信自己的掌柜跟着这样的东家还有奔头吗?

因为种种顾虑真定分号的事情从年下拖延到现在都没有解决眼看是秋天了再不解这块横亘在心头的疙瘩难道又要拖到下一年?而且王掌柜顾虑的不仅仅是这二百两银子。泰顺号家大业大这二百两银子的损失还是能承受得起的。让王掌柜忧虑的是假如泰顺号其他分号有样学样那么泰顺号还做什么生意啊?恐怕不出几年都要被老鼠给搬空了呢。

前几日王魁在酒楼陪其他商号老板吃饭忽然听人说道江村和沿河村斗文的事情。那人把江逐流说得聪颖无比沿河村上百年的诗书之村的风头因为江逐流的出现硬是被江村压了下去。

王魁对斗文大赛中的诗啊词啊对联啦都不感兴趣让他眼睛一亮的是江逐流在斗文大赛中第二场的表现。那出题人心思刁钻所站角度匪夷所思即使是王魁这样的账房老手如果没有事先听到解题的思路恐怕也要花上半个时辰才能想得出答案。那江舟一介书生竟然能在题目说出的瞬间就报出答案这样的人绝对是术数天才。王魁有种直觉如果有人能解开真定分号的账目谜底的话那就非江舟莫属。

王魁几十年的老江湖了直觉绝对不会错误。

于是王魁就花了几天的时间把江舟的家世背景打探个一清二楚。王魁惊喜地觉江家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和商圈素无瓜葛。江舟一介书生交往之人多是本村子弟没有结交过商贾人士。

这对王魁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第一江舟没有从商的朋友那泰顺号请江舟过去帮忙查账无论查账结果如何事情都不会传到其他商号的耳中。这样就不虞家丑外扬导致泰顺号商誉有损;第二江舟家境贫寒正好可以说动他加入泰顺总号这样江舟就算是泰顺号的人了王魁派他去查真定分号刘掌柜的账目泰顺号其他分号的掌柜就比较好接受自己人查自己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打听清楚江舟背景后王魁和两个兄弟简单交代了一下就匆匆地赶到江村正好碰到江大海几个无赖设圈套陷害一个人。当江大海大声嚷嚷着让村民们过来看笑话的时候王魁才知道被陷害之人就是江舟。他看江大海人多势众怕冲突起来江舟吃亏就出面喝退江大海等人。

江逐流这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江贤侄既然精于术数不知道对查账可有经验?”王魁笑问道。

江逐流一笑回答道:“王伯父小侄对账目处理有所研究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伯父。”

江逐流是学现代会计出身处理古代这些单式记账的会计账簿还不是小菜一碟。

王魁大喜忙道:“江贤侄可否愿意参加一个测试?”

江逐流一愣。

“什么测试?”

王魁解释道:“就是敝号对账房先生的一个测试。假如江贤侄能顺利通过最高级的测试那么你就可以担任泰顺清化总号的账簿总稽核负责稽核泰顺全国所有分号的账簿。”

“至于总稽核的薪金一年为十两白银外加年终花红。”

按当时的物价一两白银可以买一石半白米折合成现代的计量单位就是一百八十斤。这十两白银足够江舟一家三口舒舒服服过上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