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第235章 鲍信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冰雪尘字数:3189更新时间:22/07/18 16:07:11
兖州东郡,濮阳城,太守府。
曹操看着风尘仆仆的鲍信,急忙上前,挽住了鲍信的手臂,关心的说道:“允诚,你一路急行,身子肯定已经非常疲惫了。”
“我这就派人,去为你准备热水、宴席。到了晚上,咱们再抵足长谈!”
鲍信却是急忙说道:“曹东郡好意,我心中如何不知?然而现今,昌邑被贼兵围困,刘使君危在旦夕。还请曹东郡早日发兵救援!”
曹操听到鲍信的话,却是皱起了眉头,说道:“允诚,非我不愿前去救援昌邑。奈何贼兵势大,东郡兵微将寡,难以抵挡。”
“况且陈文昭陈兵壶关,虎视兖州。我若派兵,唯恐东郡有失啊!本初曾经也作书与我,让我不要阻拦黄巾军,从兖州借路。”
“若是贸然发兵昌邑,不仅得罪了陈文昭与袁本初,还不见得能够救援昌邑。而且稍有不慎,就会失去东郡这等根基!”
鲍信闻言,只是不语。少年时期,曹操就与鲍信交好。
曹操这样对他说话,也是推心置腹,鲍信自己,也不是不知进退之人。
想了一下,鲍信终究是叹了一口气,说道:“孟德之困境,我何尝不知?但是现在,我蒙刘使君重托,前来求援。”
“若是孟德也不发兵,昌邑城必定会被黄巾军所破啊!”
曹操听到鲍信喊他孟德,不怒反喜。他与鲍信自幼交好,方才鲍信喊他曹东郡,已经有些见外了。
听到‘孟德’二字,曹操反而想起了,以前与鲍信交好的日子。
对与鲍信的才能,曹操早已知晓。鲍信此人,勇武果敢,并且目光长远,是个大将之才。
当初董卓进京,立足未稳之时,鲍信就向袁绍建议:“卓拥强兵,有异志,今不早图,将为所制;及其初至疲劳,袭之可擒也。”
那个时候的董卓,只带领了几千兵马进京,实力不算强大。若是袁绍听从鲍信之言,偷袭董卓,必定可以大破西凉军。
但是袁绍为人优柔寡断,并且他惧怕董卓的声威,所以没有采纳鲍信的计策。
鲍信见袁绍不是成事之人,而且知道若是继续留在洛阳,日后必被董卓所害。
所以,鲍信就引军还乡里。而后招募步卒二万人,骑兵七百,辎重五千余乘,开始筹备讨伐董卓。
果不出鲍信所料,董卓手下的其余兵马赶到洛阳,并且收编了西园八校,斩杀丁原以后,就开始独断朝纲,废立天子。
那个时候,袁绍却是悔之莫及。后来讨董开始,鲍信举兵呼应,与刘岱一同前往讨伐董卓。
当时诸侯讨董,光是兖州就有四路诸侯。他们分别是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
刘岱虽然身为兖州刺史,有监察兖州郡县官吏的资格。但是桥瑁素来与他不和,并且兖州人杰地灵,豪杰并起。
所以,当时刘岱怒而诛杀桥瑁,尽降其众,未尝没有震慑其余兖州诸侯的意思。鲍信身为济北相,自然就归属刘岱管辖。
历史上刘岱被青州黄巾所杀,当时天下诸侯,袁绍势力最盛,豪杰大多都前去投奔袁绍。
鲍信却对只拥有一郡之地的曹操说:“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虽强必毙。君殆天之所启!”
而后,鲍信就投奔曹操,引曹操取兖州。后来为了保护曹操,不幸战死。
鲍信不管是在洛阳,劝谏袁绍诛董卓;还是在曹操弱小的时候,就看中了曹操,认为他比袁绍更有前途。都可以看出,鲍信此人的不凡。
奈何鲍信,尚未在乱世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就战死沙场,真是令人叹息。
曹操知道鲍信,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一直想要将其招揽至麾下。奈何鲍信、曹操,名义上都要归刘岱节制。
所以,曹操也不好挖刘岱墙角。
现在既然知道刘岱必死,曹操自然又起了招揽鲍信的心思。
曹操对鲍信说道:“桥公诈作三公书信,才使得讨董师出有名。刘岱不顾盟友情义,擅杀桥公,才有今日之祸。”
“并州陈文昭,深受桥氏父子大恩,又岂会不为桥公报仇?”
“如今以典韦之勇武,陈宫之智谋,更兼张燕、管亥身为爪牙。就算我现在发兵救援昌邑,恐怕也已经晚了啊。”
鲍信闻言,默然不语。良久之后,才叹息道:“孟德所言,我又岂会不知?”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重重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
曹操想要使得鲍信对他倾心,再加上他也想趁机攻取兖州,就对鲍信说:“允诚,你若不信,我可以现在就点齐兵马,往昌邑赶去。”
“若是刘使君没有被杀,哪怕得罪陈文昭与袁本初,某也一定会救援昌邑。若是使君已经身死,那么允诚就先留在我这里如何?”
听到曹操的话,鲍信略一思量,就似笑非笑的盯着曹操,说道:“孟德救刘使君是假,取兖州才是真吧?”
被鲍信说破心思,曹操有些尴尬。
好在他的脸皮颇厚,立刻调整心态,正色说道:“董卓乱政,汉室衰微,某只想以满腔之热情,匡扶汉室。”
鲍信细细打量了曹曹一番,忽然跪在地上说道:“天下诸侯并起,各怀心是,能忠于汉室者,又有几人?唯使君耳!”
“使君若是不弃,还请收留鲍信!”
曹操闻言,大喜过望,急忙扶起鲍信,说道:“我得允诚,何愁大事不成?”
鲍信起身,立刻改口说道:“主公,冀州袁本初,虽为讨董盟主,却心怀私心。如今他据冀州而伐幽州,大势已成。假以时日,必成董卓第二。”
“并州陈文昭,出身黄巾,本就是朝廷叛逆。接受招安,也不过是为了占据并州罢了。”
“汉室颓丧,奸臣当道,唯有主公,能够匡扶社稷。今日刘岱身死已成定局,若不趁势夺取兖州,以成王霸之志,岂不可惜?”
“主公若是有心,可以即可发兵,打着救援刘岱的旗号,前往昌邑。路途之中,却不与黄巾军交战。”
“某料定,黄巾军攻破昌邑,只为刘岱一人,必不会盘桓过久。待黄巾撤兵,主公就可以名正言顺进驻昌邑,而后据兖州为己有。”
“好好好!恭喜主公,又得一良才!”
幔之后,忽然有鼓掌之声传来。鲍信抬头望去,才发现几个文士从后面走了出来,为首者正是郭嘉、荀攸、荀彧几人。
鲍信的建议,可以说与郭嘉等人不谋而合。
就这样,曹操一方面在东郡留下少许的兵马,用来防备陈旭。另一方面,却是率领大军前往昌邑。
走在官道之上,曹洪向夏侯惇问道:“元让,主公在东郡,只留下那么一点兵马。若是并州军来攻,却是如何?”
夏侯惇神秘的笑了一笑,说道:“我听奉孝讲,陈文昭得到青州黄巾,以及泰山军,就相当于的到了半个州的地盘。”
“他现在应该忙着操心,去安顿这一百五十万人口,而不是扩充地盘。不然的话,并州必定根基不稳。”
“而且冀州的袁本初,以及长安的董卓。他们能够容忍主公取兖州,却无法容忍陈文昭占据两州之地。”
“陈文昭不是愚蠢之徒,这点事情他不会看不到。所以我们只要,不阻拦那一百五十万人马进入并州,陈文昭就不会兵犯东郡。”
一旁的夏侯渊,却是有些不忿的说道:“主公何等英雄,居然只有一郡之地。想那陈文昭,不过是一介农户,居然拥有一州之地。”
“而且不久之后,并州又要多上一百五十万人口,陈文昭的运气真是太好了!”
想到一百五十万人马,纵然除去老弱病残,也能够得到很多精壮能战之士,夏侯渊就有些眼红。
曹仁却是摇了摇头,说道:“陈文昭能够以一介平民的身份,打下今日这等家业,才能显示出他的不凡。”
“他如今占据并州,更是增添了这么多人口,他日必是主公大敌!”
夏侯惇、夏侯渊、曹洪闻言,都是默然不语。
陈旭的功绩摆在那里,纵然他们心中不愿,却也不得不承认,陈旭自身非凡的才能。身旁有这样一个强邻,换做是谁,心中都不会踏实。
曹操带着一彪人马,往昌邑赶去。行军一半,忽然看到前方灰尘大作,曹操派出去的斥候,忽然前来报告,说黄巾军正往这边赶来。
曹操闻言,脸色一变。
若是果真与黄巾军遭遇,恐怕少不了要交锋一阵。
曹操对着身后的将士,大声吼道:“全军南下,莫要挡着黄巾军西进的道路。”
吼完之后,曹操仍旧不放心,还派遣了使者前去面见陈宫,表明自己等人没有恶意。并且让使者告知陈宫,备言自己愿意借道东郡,让黄巾军前往并州。
在广阔的旷野上,没有人愿意,与一百五十万军队交战。哪怕这这军队,大多都是手无寸铁的流民。
真要交锋起来,曹操帐下的这点兵马,绝对不能剩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