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凤凰城
类别:
其他
作者:
四代重奸字数:2177更新时间:22/08/28 01:50:11
太原城位于太原盆地北端,三面环山,西面临河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
东部山地通称东山,是太行山的支脉,主峰为罕山。
西部山地为吕梁山东翼,主峰北云顶山为附近最高峰。
北部系舟山,
本是忻定、太原两盆地的界山。
其间的石岭关与天门关,号称“北门锁钥”,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防御由北面而来的敌人。
然而正是太原这种独特的地形,决定了它在防守北面而来的敌人的时候,有很大的地理优势。
而在防守南面而来的敌人的时候,反倒有种被人“瓮中捉鳖”之感。
故而朱燮元久攻孙传庭部不下,
退后太原以后,
遂遣参将姜襄驻守太原县,
遣副总兵李辅明驻扎旧县圪塔,以御义军。
那太原县在太原府城西南四十五里,城周七里。
原本这太原县唤作平晋县,乃是宋太宗赵光义平定北汉以后设置,其县城在汾河东岸,距如今太原县城二十里。
洪武初,平晋县城为洪水所没,山西巡抚及太原知府遂上书朝廷,请求重建。
经过核准以后,选定汾河以西的晋阳城,也即昔日赵光义焚毁太原城遗址处新建县城,谓之“太原县”。
而山西副总兵李辅明驻扎的所谓“旧县圪塔”,其实就是当年平晋县城遗址。
由于此地是一个高出附近地面不少台地,正好可以在此安营扎寨。
这两处一个位于汾河以西,一个位于汾河以东,
处于太原城以南,正合堵住了义军北上之路。
当张顺携孙传庭、魏知友、张大受、杨承祖、张如靖、王忠等五营人马沿着汾河而上,赶到太原县城的时候,
果然见明军谨守门户,防御森严。
他又派遣士卒,探查附近情形,不多时也得知有一营兵马驻扎在河东“旧县圪塔”。
那宋献策盯着太原县城看了半晌,不由欣喜道:“殿下,此处亦有一番典故。”
“哦?不知是何典故?”张顺早已经习惯他神神叨叨的模样,不由配合的问道。
“昔日大唐龙兴于此,
及其德衰,后唐、后晋、后汉和北汉又皆由此而兴,
龙气弥漫,
故又称之为‘龙城’。”宋献策捋了捋胡须,不由笑道。
“及宋太宗赵光义攻克此城,为了断其龙脉,
弥其龙气,
故而毁晋阳,
设平晋,以压胜之!”
“哦?”此事人所共知,张顺对此不置可否。
“这事儿本不稀奇,只是稀奇的是,
等到明初天下方定,
大元擎天柱王保保身死,这平晋城竟然恰巧遭水而毁,岂不怪哉?”宋献策不由神秘莫测的笑道。
“水火无情,天数使然,又何怪焉?”张顺闻言哂然一笑,心道:哪里还没有点天灾人祸,我且看你如何吹嘘。
“水火无情,天数使然?”宋献策闻言一愣,随即不由恍然大悟道,“舜王所言甚是!”
“话说平晋城为水所毁,诸臣上书朝廷,又在晋阳旧址,复建太原城。”
“这明代复建的太原县城内,共有九街十八巷,四周城堵五十一堵,敌台三十二座,城高三丈,壕深一丈。”
“设有四门,其中北门被称为奉宣门,城门洞向北瓮城门洞向东,表示凤首向东顾盼,有“丹凤朝阳”的含义。”
“瓮城内外出路南北两侧各有一眼水井,象征凤之双目。”
“东西两座瓮城分别为观澜门和望翠门,这两座城门的的外门洞向南,犹如凤凰的双翼。”
“南门则被称为进贤门,代表凤凰的尾巴。”
“城内的十字街又犹如一只巨大的凤凰,占据着高台,故而此城名曰:凤凰城!”
草,张顺听到此处,差点当场骂出声来。
你道为何?
原来这水本来就有龙的寓意,而凤凰二字更容易让让联想到“火”、“朱”二字。
宋太宗赵光义用来压胜晋阳龙气的平晋城为水所毁,岂不意味着龙气复兴?
而新的凤凰城在洪武初年又在原本的晋阳遗址上重生,岂不意味着龙脉新成?
“那......那宋先生的意思是?”张顺不由试探着问了一句。
你这厮不会想让本王毁了“凤凰城”吧?
宋献策闻言笑眯眯道:“我曾闻昔日洪武命刘基斩断天下龙脉,以求万世永续,今知其谬矣。”
“虽说天下龙脉皆可断,但哪有自断其脉的道理?”
“故而,以吾度之。明者,火德也!凤凰城者,明之龙脉也!”
“舜王若能据其脉,掠其气,明亡可知矣!”
好家伙,你这厮神神叨叨半天,就是论证一下攻打太原县城的重要性?
张顺虽然哭笑不得,不过也不得不佩服宋献策这厮眼光毒辣之处。
实际上对东、南、西三面环山的太原府城来说,汾河两岸的太原县城和“旧县圪塔”正是其南面的两扇大门。
若是大门洞开,太原府一座孤城又能坚持到几时?
只是如今天色已晚,明军又守备森严,义军远道而来,士卒疲惫,恐怕一时三刻却难以攻克。
张顺皱了皱眉头,不由左顾而言他,哈哈大笑道:“这左柱国朱燮元好大的名声,我道他如何本事?”
“不曾想,只和咱们的孙将军交手一次,便退回太原,摆出一副‘抱头挨打’的架势,吾知其怯矣!”
那孙传庭等人刚刚听了宋献策一通谶纬之词,又听到张顺如此自信,也不由纷纷大笑起来,士气也为之一振。
“舜王殿下,为今之计,当安营扎寨,明日再行破敌!”那孙传庭也并非不知兵之辈,自然知道张顺抬高自己,贬低朱燮元,是为了做长久打算,不由连忙谏言道。
张顺抬头看了看太阳,日头已经偏西,便借坡下驴道:“好,如今天色将晚,咱们姑且退入晋祠,暂且休息一晚。”
晋祠在太原县城西南十里悬瓮山南面,又称晋王祠。
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后经后人不断修葺扩建,逐渐形成了一片庞大的建筑群,正合为义军大军遮风挡雨。